又是一年中秋时,人们似乎忘记了星期几,只记得农历八月十五了。明月清光,归家的心总是比脚步更快。
天高月圆,叫人思念团聚。“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1000多年前的中秋之夜,东坡居士举杯,叹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篇。彼时的苏轼与弟弟苏辙一别七年,团聚不得,只好举杯邀月。这是思念的节日,牵挂的情绪经过漫长的酝酿,指引着人们千里归家。这也是团圆的节日,赏月、祭月、吃月饼……具有仪式感的中秋习俗,要一家人一起做才有意义。悦耳的乡音,亲切的乡食,温暖的乡景,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万事兴”与“国安宁”的原点和基础。中秋归家,捧过父亲手里的那杯桂花酒,接过母亲手里剥好的柚子,漂泊在外的困苦与委屈,都在此时放下,努力和奋斗的汗水,有了新的价值。知道家人是自己坚强的后盾,于是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知道自己是家人永远的希冀,于是不吝汗水一路奔跑。“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小家的家风与文化,始终同大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如今,中秋节的意义早已由个体的阖家团圆,逐渐延伸到国家与民族的团结奋斗、共同繁荣。传承文化血脉,强化历史记忆,增强民族认同……从节日传统中传递家庭美德,从家国情怀中延伸文化自信,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我们的节日文化在日益开放的发展中,一方面积极传承展现卓越魅力,一方面努力创新拓展时代气质。现在的中秋滋味,已从一枚小小的五仁月饼,延伸到手机屏幕上跳动的H5、小游戏、短视频中,潜藏进多姿多彩的月下活动里。品种繁多的中秋食品,精彩纷呈的人文艺术……传统节日文化不断被多种社会文化、多样外来文化润泽、融合,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这“新故相推”,激发了时代的活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中国。
明月皎皎,串起人们心中对家与国的共同情愫。愿这份思念,不被隔断、不被遗忘、不被忽略。愿这份团圆,岁岁年年常见。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