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传统国学
投稿

辞旧迎新“闹元宵”:围观世界各地元宵佳节的不同玩法

2018-03-01 16:09:01 来源: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网等编纂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娱乐气氛表达得极为生动。元宵节承载了新年新希望,人们庆祝元宵节,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望。

中国闹元宵:猜灯谜、吃汤圆、耍狮子、舞龙灯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对中国人来说,过完元宵节才算真正过完春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处处中国印迹的亚洲各国元宵节

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载体,“闹元宵”是向传统文化致敬。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进而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您可知道,除了我们中国人熟知的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吃元宵等习俗外,与我国相邻的一些亚洲国家,元宵节也过得有声有色。

韩国闹元宵:吃五谷饭、喝“清耳酒”、烧“月亮屋”

韩国的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为“望满月”。和中国不同,他们在这一天并不吃元宵,而吃混合糯米、高粱米、红小豆、黄米、黑豆等杂粮做成的五谷饭,吃各式各样的坚果、花生、核桃、松仁、栗子、银杏等等,据说可以使牙齿更坚固,还能防治疔疮等皮肤病。此外,还要喝“清耳酒”,祈愿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头听到的都是好消息。

“烧月亮屋”这项传统庆祝活动在韩国农村还保留着,用树干或竹子搭成圆锥形的屋架,挂上写着新年愿望的纸条,圆月升起之后,人们用手中的火把点燃“月亮屋”,围着火堆欢歌起舞。树干和竹子燃烧时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可以“驱走恶鬼”,火烧得越猛烈,就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越兴旺。此外,还有放风筝、拔河、踏桥等活动,都有祛病、除灾、祈福等涵义。

日本闹元宵:中华街里赏花灯、吃小豆粥

日本把公历1月叫正月,1月15日被称为小正月,与大正月(元旦)相对,小正月日本有很多民俗活动,而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对大部分日本人来说比较陌生。小正月主要以祈祷丰禳等为中心,这一天让在“松之内”期间(1月1日至7日)忙个不停的主妇们暂作休息,因此也称“女人正月”。

小正月早上有吃小豆粥的习惯,在《土佐日记》、《枕草子》等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这个习俗。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日本的中华街非常热闹。如横滨中华街每年都会举办元宵节赏花灯的活动,一些当地的华人华侨都会前去凑一凑热闹。赏花灯的活动大概在傍晚时候就会开始,整条街上都被装点得五彩缤纷。而中华街也一改往日的喧闹气氛,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其间还会穿插一些舞龙舞狮和传统舞蹈表演。一些日本人也不禁被这样的节日气氛所感染,大呼“美不胜收”。

越南闹元宵:“开年饭”粽子、扣肉少不了

越南人认为,元宵节象征着大年已经过完,大家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于是元宵节中午,一家人一定要团聚,吃餐“开年饭”,为家人鼓足士气,祈福年轻人工作顺利,小孩子读书进步。为了把“开年饭”搞得更加热闹,有时,越南人都会邀请上一帮同事和朋友一起团聚。越南人认为,“开年饭”搞得越热闹,接下来这一年的工作就会越顺利。因此,每家每年的“开年饭”都要有几十人共享,常常将并不宽敞的屋子挤得水泄不通,大伙将三大围桌坐得满满当当,欢声笑语在屋子里荡漾。

粽子是“开年饭”不可或缺的食品。在越南还流行这样一句谚语:“大粽子,大团圆;糯米黏黏,感情深深。”因此,过年吃粽子在越南有上千年历史,家家都要包上十几斤甚至上百斤粽子,作为春节走亲送礼的佳品。这些粽子要用柴火煮十几个小时才能熟透,而煮熟晾干的粽子可以保存十天半月不变质。扣肉也是越南归侨每逢节日的一道名菜,类似于梅菜扣肉,但制作更为考究。越南人吃扣肉不用碟,用大碗,待客很大方。 “开年饭”不亚于除夕夜的丰盛大餐,有扣肉、粽子、年糕、白切鸡、糯米饭、粉丝汤……诸多菜品摆放在桌子上,乍一看普通又家常,与中国的传统民俗别无两样,但这些菜品都是绝对地道的越南做法。

马来西亚华裔闹元宵:“拋柑接蕉”期待好姻缘

元宵节是马来西亚华裔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拋柑接蕉”的习俗热闹浪漫,别具一格。元宵之夜,华裔单身男女纷纷“出笼”,涌往公园的河边或湖边,男的拋香蕉,女的拋柑橘,还在水果上写下联络号码,以期觅得一段好姻缘。

在吉隆坡,年轻人会围坐在喷水池周围,在柑橘和香蕉抛入水中后,男性会去捞柑,女性则去拾蕉。在马来西亚北部霹雳州,年轻人会用红线将自己的相片和柑橘绑好,挂在许愿树上,希望就此结识可以携手相牵的伴侣。

新加坡华裔闹元宵:吃五色大元宵、挂花灯、寺庙参拜

新加坡的华裔占了总人口的70%以上,因此在元宵节的庆祝方式上,他们也保留了中国传统习俗。每逢元宵节,唐人街是气氛最浓的地方,这里会布满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的花灯还会吊在空中。人们会吃五颜六色的大元宵,买能发出声音和亮光的塑料制的鞭炮装饰。新加坡是个佛教盛行的地方,元宵节时人们也会来到寺庙参拜,为新年祈福。

责任编辑: 任志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