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诸多鲜为人知却意义重大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闪耀。老庄子村,便是这样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地方,它宛如一颗隐秘而坚韧的火种,在黑暗年代里为抗战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有谁能够想到1939年3月10日,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正从宁阳县老庄子村地下交通站赶赴沂蒙山区指挥八路军抗战
1938年,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如一声惊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然而,骄狂的日本鬼子不甘心平型关的失败,一路疯狂尾随八路军。当八路军转战至山东,途经鄄城、肥城的陆房时,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史称陆房战役。陆房战役打得异常艰难,八路军面临着敌人的重重包围和猛烈攻击,但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军事指挥,成功实现了突围。
突围后的八路军急需一个安全的转移通道,以便保存力量、发展新生力量,继续开展抗日战争。而老庄子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可靠的群众基础,成为了理想的选择。1938年底,八路军115师为便于部队人员来往和物资运输,在地理位置偏僻、易于隐藏的老庄子村设立了地下交通站,它也成为了延安—鲁西—泰西—鲁中南中央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里就是位于山东省宁阳县东庄镇老庄子村的地下交通站旧址
1939年3月10日,罗荣桓政委踏上这片土地,通过老庄子村地下交通站进入沂蒙山区。彼时的他,肩负着领导八路军在这片战略要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稳固抗日根据地的重任。沂蒙山区地势险要、群众基础良好,是开展持久战的绝佳区域。在罗荣桓的带领下,八路军在沂蒙山区扎根,发动群众、壮大武装力量,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阳县凤凰山诗社找寻红色记忆,在老庄子村地下交通站门前合影
同年6月,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徐向前、政委朱瑞在地下交通站宿营,继续奔赴沂蒙山区,为山东地区的抗日斗争注入强大动力。老庄子村地下交通站不仅见证了众多八路军重要人物的过往,还为部队的物资运输、情报传递提供了关键支持。1939年5月,115师东进支队冀鲁边区七团从此路过;1939年9月下旬,129师津浦支队在此宿营。山东党政领导陈光、肖华等也经常在村里住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印刻着先辈们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足迹。
时光流转至当下,每年3月5日左右召开的北京两会,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坐标。在两会中,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商国是,从民生保障到科技创新,从乡村振兴到绿色发展,议题涵盖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力彰显。
回首1939年3月,先辈们在战火中艰难前行,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不懈抗争;再看今日3月,我们在和平环境中谋划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两个不同时空的3月,一条是救亡图存、抵御外侮的艰辛之路,一条是繁荣富强、民族复兴的奋进征程,紧密相连,映射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宁阳县凤凰山诗社采风团在“东庄红”红色教育基地采风时合影
曾经,革命先辈们在老庄子村这样的红色据点中传递希望,以热血和生命换取民族的独立自由;如今,我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承先辈遗志,在两会精神指引下,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勇迈进,以实际行动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