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著名文化学者、诗人、作家、国家一级书法家、东夷骨刻文破译者、骨刻文书法艺术创始人、资深文旅专家丁再献先生30多年的文章。现在读来,仍然具有深远意义,文中增加了丁再献先生的骨刻文书法艺术图片。今日推出,以飨读者。
1988年八月的青岛,上午在太阳底下,感觉较热,一进入树下,立即就凉爽了下来。宫达非同志曾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老人对青岛感情颇深,来青的几天里,我们天天都在这清爽的岛城中参观,给老人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日宫老精神焕发,让我陪他去栈桥一游。我们离开下榻的汇泉宾馆,驱车向栈桥方向行进。
路上我问:“宫部长,你的名字很特别,是什么意思呢?”宫老很健谈,略有所思后微笑着对我说道:“那我就讲一讲我名字的故事:其实我少年时代叫宫世勋,1934年在山东省立中学毕业后就参加了革命工作。那时候是年轻的学生,追求进步,并抱有远大的理想,就是推翻旧世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朱熹在解释《礼记.大学》中‘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简言之‘致知’‘格物’,就是究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真知。我认为只有‘穷其非’才能‘知其知’,这就是我改为宫达非的缘故,没想到后来被调到外交部,还到中国驻非洲国家担任了大使,因此我为改名达非很得意。那时有很多人问起我的名字,我就骄傲的的告诉人家:‘我的名字就是要到达非洲去’!
1970年夏天,毛主席在上海会见也门总统委员会主席鲁巴伊,我随周总理陪同会见,正好我与主席坐对面,在会见之前的几分钟,毛主席在问了些也门的情况后,突然看着我问:‘你为什么叫宫达非呀,是什么意思?’这时我还真的不知所措了,过去见主席都距离远一些,而这是第一次靠这么近,又是坐对面,可不能再说‘我的名字就是要达非洲去’了,因此没有马上回答,只好尴尬的笑了笑,正好这时鲁巴伊也到了。”
说笑间小车已开到了栈桥东边,宫老让司机将车子停放在离栈桥东约500米远的小广场上,我们准备徒步向栈桥走去。下得车来向南望去,正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小岛,岛上最高处建有一座呈八角形白色导航灯塔,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松柏林木,远方看去象一棵翠绿的宝石,镶嵌在这湛蓝的大海之间,取名为小青岛,再端详又象一小提琴,因此又称为琴岛。小青岛西边是栈桥,相隔不足八百米,两者之间成犄角之势,中间是一片空旷的海面,有许多游艇,汽船在水面上乘风破浪来回飞过。有数位身穿水上赛服的运动员,正驾驭着各种颜色的小舢舨,进行训练。而这边岸上则有几位垂钓者,操持着鱼杆在专心等待鱼儿上钓。小青岛与东边海军博物馆相连接处,也有一东西方向栈桥,这之间是一个小海湾,湾中静静的停舶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军舰、潜艇。这时宫老象有了新的发现,对我说:“小丁,你发现这两处差别了吗?” 我立马答曰:“看出来了,你看这边平静异常,西边热闹非凡,这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走,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随后又说出我的小诗,看琴岛:
琴岛碧波映日红,
港湾战舰待航行。
东方欲静西方闹,
但愿和平驻永情。
宫老听后连说:即入韵、又入情,也靠题,又喻意当今世界需要和平,谈笑中离开了小广场。
岛的前海沿,优美的景致是诱人的,而这小青岛和栈桥更钩你神魂。虽然北面就有不少点缀于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中间,并具德式风格的各种建筑,远方秀丽的金象山和小鱼山,我们也无心去欣赏,直奔栈桥而去。顺着海滨行道前进,目光还不时向海中投去,不一会,我们就走近栈桥北首。这栈桥的北端,与繁华的中山路相衔接,汽车、摩托穿梭而过,可谓车水马龙了。进栈桥的入口两边是一小型的公园,此园虽小,但有青松翠柏遍布,紫藤绕连廊满挂,花木争艳绿草如茵,又特设一些坐椅,供游人小憩。这游人和市人在中山路商业街购物之后,一定是有点累了,所以此处连椅上、花坛周围到处坐满了人。这里由于紧靠栈桥,也就当然的被命名为栈桥公园。
时任青岛市旅游局局长王新泰及导游都已在此等候多时了,我们在导游的引导下,经过新砌成的花岗岩台阶,向栈桥上走去。走近细看,此桥连接海岸的北段并非是桥,而是用钢筋水泥加石料砌成的实心大坝。从中心开始向南,才是用16排桩架起的一段桥。但见铸铁的安全防护栏、照明桥灯整齐的排列在桥之两边,桥下是湛蓝的海水随波而起,桥上是拥挤的游人擦肩而过。这时导游向宫老介绍:“宫部长,这桥俗称大码头、前海栈桥,始建于1892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1891年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官兵驻扎青岛,为方便军用物资运送,供军舰停泊,从旅顺北洋船厂调来钢筋、水泥、木材,桥墩全部是由钢筋水泥浇铸,搭建成一座长200多米的栈桥码头,是当时青岛市最长最早的码头,被称为大码头。1894年李鸿章来青岛视察后大加赞赏,回京立即白光绪皇帝汇报时,称这是‘铁码头’,因此这栈桥又称为海军铁码头。1931年至1933年,该桥后遭毁坏,经多次重修,1933年的一次大修扩建后,一直持续到解放后。现在的栈桥是1984年青岛市政府投巨资,经过大规模全面整修后的新形象,全长440米,宽8米……”。
再向前走不远便到了栈桥的尽头,见前方一高阁凌波立于水面之上,此阁24根朱红立柱,呈八角、双层、飞檐,颇具中华民族传统风格,这就是著名的回澜阁了青岛十大景观“飞阁回澜”就是指的这里。此阁雕梁画栋,玲珑剔透,琉璃瓦顶。回澜阁为二层,中央设螺旋台阶,登扶梯上阁顶,见是一圆形的大厅,四周全是玻璃窗子。这时宫老边凭窗南望边对我说道:“小丁,你来看这帆影岛屿,水光天色,尽在虚幻飘渺之中,真有一种神秘之感。”再临窗北看又说:“啊!这远山近厦,繁华似锦,都在赏心悦目之中,真有一种抒情之感呀!”听着宫老这富有诗意的赞叹,我也写了游青岛栈桥七绝一首:
一桥飞架势长虹,
高阁凌波玉宇同。
前海乘风巡浪去,
仙山帆影入空蒙。
导游介绍说:“宫部长,这章高元任总兵时,曾在总兵衙门前方又建了一座小型码头,码头形状如蜗牛,全长100多米,被称为衙门桥,又叫做蜗牛桥。栈桥码头和蜗牛桥码头,都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是青岛海港最早的码头建设,可惜那座蜗牛桥早已坍塌,仅存现在的栈桥了。1897年11月13日,德国以‘曹州教案’为借口,派出海军舰队司令棣利司率铁甲巡洋舰一艘,二等巡洋舰两艘,海军600多名,用武力侵占了青岛。占领青岛后又将栈桥进行扩建,将原桥改为花岗岩石基,南段加修铁木桥至350米,并铺设轻便铁轨。从此,这座栈桥就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桥梁……。
1933年旧青岛市政府又对栈桥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南延长了100米,并在最南端建成一座半圆形的防浪堤,堤内又建了这座回澜阁,在当时就是一大景观,素有‘长虹远引’之称。”
听了导游的介绍后,宫老问道:“你刚才讲的旧青岛市政府,这当时的市长是不是沈鸿烈?”导游当时没能答出。宫老笑着说道:“那时沈鸿烈是东北海军司令兼青岛市长,这位国民党时期的市长可不得了,他不但对青岛的市政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今天我们的旅游做过贡献。他不但对栈桥进行了修复扩建,这对崂山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并采纳了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的建议建造了水族馆,那是当时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水族馆。现在青岛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独特的海滨山城风貌,就是这位市长的杰作。”说罢老人家微笑着看了我一眼,又说:“小丁啊,刚才我说的这些,可能连你都不会知道!”是啊!你看这宫老建国前曾经长期担大众日报、鲁中军区报社和新华社鲁中分社的总编兼社长,知识渊博,对青岛的历史当然熟悉的了,因此我听后连连点头称是。
笑淡之间我们走出回澜阁,又漫步在这栈桥之上,由南向北走去。这时,海面的海鸥在空中飞翔,天上的白云从头顶擦过,水中的游艇在身边穿梭,桥下的清波向脚下拍来,岸边的楼厦在水间浮影,远方的青山在薄雾中闪现。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又呈现在了眼前。(丁再献写于1988年8月)
宫达非背景资料:
注:宫达非,(1917.2-2000.5)原名宫世勋。1979年至1984年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后任外交部顾问,中非友好协会会长,山东省旅游顾问。宫达非同志1917年2月生于山东莱阳万第镇后瓦马村一个颇为富裕的家庭。34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省立中学之后就参加了革命队伍,37年参加抗日民族先锋队,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五支队宣传干事、科长、处长,长期担任大众日报社、鲁中军区报社、新华社鲁中分社总编兼社长。是中国杰出的报人,为我国的报刊宣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0年调入外交部,历任驻缅甸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国驻摩洛哥使馆参赞,外交部亚非司专员、司长,驻伊拉克大使,中国驻扎伊尔首任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办公厅和非洲地区事务)。
宫达非同志不仅关心山东的经济建设,对山东旅游也极为关心,每次见面每次询问山东的旅游情况,并说出自己对山东旅游发展的见解。
宫达非同志平易近人,特别对山东老乡格外亲切,每次到山东虽不是省旅游局接待,但他老人家都要通知我见上一面。我每到北京,也都要抽时间去看望老人家,宫老的夫人蒋衍芬也是山东人,所以每次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说。
宫达非同志喜欢读书,喜欢收藏,喜欢打网球,兴趣颇广。宫老喜欢书法,写了一手郑板桥体,艺术水平颇见高古。当得知我也喜欢书法时,也提笔题词一幅,并送我一幅经过他老人家收藏的山水画大家黑伯龙先生的“观瀑图”,还在画右下角写上“赠丁再献同志的题字。”场面至今难忘。
宫老积极协助谷牧同志组织、并亲手筹建了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国际儒学联合会,当时谷牧同志是会长,他是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常务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成为现代儒学事业的奠基人、弘扬者,对儒学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全身心投入弘扬和振兴儒学工作。他团结国内外学者、政治家、企业家,为推动儒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遗余力,赢得了国内外儒学界普遍的尊重和崇高的声望。他全身心投入弘扬和振兴儒学工作。他团结国内外学者、政治家、企业家,为推动儒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遗余力,赢得了国内外儒学界普遍的尊重和崇高的声望。他全身心投入弘扬和振兴儒学工作。他团结国内外学者、政治家、企业家,为推动儒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遗余力,赢得了国内外儒学界普遍的尊重和崇高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