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 为了追梦 我们去往外面的世界
很久以前 为了回家 我们跨越万水千山

1995年,广州火车站的打工妹。(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 摄)
春运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
沉沉轰隆 陪伴过我们回家的记忆
滚滚人流 交织出一个变革的中国

1992年,广州火车站进入春运高峰期,各候车室全部爆满,只好在火车站广场上设立临时候车区。(新华社记者 潘家珉 摄)
1949年 中国能够维持通车的铁路仅1.1万公里 没有机车制造业

改革开放解放了中国人员流动的限制 人们选择离乡务工 求学

1994年,春运旅客输送量突破十亿人次,成都紧急增开长途直达汽车疏散春运客流。(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2004年,在广州火车站登上返乡列车的乘客通过车窗向外张望。
回家 是一种幸福

2013年,长沙火车站售票窗口前,工作人员告知一位女士当年2月14号长沙至广州的卧铺还有余票后,这位女士难掩喜悦。(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回家 是一场“战役”

2005年春运,一位旅客准备往火车上搬运行李。
回家 对中国人来说 是一种信念

回家的脚步越来越快
2007年 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2010年 武广高铁广州南站启用 春运进入高铁时代

2010年春运期间,旅客在广州南站站台准备乘坐高速列车。(新华社记者 丁勇 摄)
2017年 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开通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年复一年 追梦的我们创造了外面的世界
也改变了中国


2018年3月21日,一列动车组列车行驶在西成高铁陕西汉中洋县段。新华社发(唐振江 摄)
回家的路变短了 也变暖了
不变的 是我们追梦的身影和团圆的信念

上图:1984年春节期间,在石家庄火车站,工作人员为过往旅客送开水。(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 摄);下图:2016年,南昌铁路局福州客运段列车工作人员廖辉为一名小乘客送去热水。(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上图:1982年,荣获铁道部流动优胜红旗的呼和浩特至北京89/90次列车,在春运期间热情为旅客服务。(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下图:2018年春运期间,乘客在重庆至成都G8510次列车上用手机支付购买小吃。(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2019 致追梦人 致远方和故乡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