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逝世。
陈景润于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他从小喜欢数学,对数字有着天生的敏感和喜欢,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但是由于口齿不清,被“停止教学回乡养病”。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简单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做了研究。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到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担任助教。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陈景润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之后转入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多年来,陈景润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数学研究,有着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遭受疾病折磨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在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之后,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1965年5月,发表了《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受到了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还被美、英、法、苏、日等多个国家写进数论书中。
1996年3月,陈景润因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年仅63岁。
数学家陈景润:他的成就仅仅源于一个故事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招生办)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