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旧闻解密
投稿

《喀秋莎》背后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2017-09-11 22:29:47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大家还记得,2015年5月电视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彩排时用俄语高唱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情景吧。

    中国军人在红场放歌《喀秋莎》,拨动了俄罗斯人的心弦。因为这不是一首普通的歌,在卫国战争期间成为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象征。《喀秋莎》的词作者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生于斯摩棱斯克州一个贫农家庭。他有13个兄弟姐妹,最后只成活了5个。他排行十二,患有先天性高度近视。父亲为养家,农闲时找到份邮差的工作,每星期去火车站取邮件就把他带上。因而他接触到各种报纸杂志,学会了读书写字。
    十月革命后,伊萨科夫斯基当过小学教师、乡苏维埃政府秘书等,1931年他调到莫斯科某杂志社。后因视力越来越不好,只得离开编辑岗位,全身心投入诗歌创作。
    伊萨科夫斯基一生创作了近250首诗歌。他的作品流畅抒情,雅俗共赏,尤其适合谱曲传唱。最流行的有《送别》《喀秋莎》等。
    1938年春,伊萨科夫斯基写下《喀秋莎》的前八行。不久,伊萨科夫斯基结识了作曲家勃兰切尔,对方邀请诗人为他的爵士乐队11月的演出季写一首诗。伊萨科夫斯基想起那八行诗,当场写下交给了勃兰切尔。诗歌所表现的诗情、纯真和音韵美一下子打动了勃兰切尔,歌曲很快就谱好了。乐队指挥也十分喜欢这首歌,催他去要其余几段歌词。在作曲家的鼓励下,伊萨科夫斯基完成了《喀秋莎》全诗。
   《喀秋莎》曲调流畅,感情质朴,表达一位少女对远在守卫边疆的恋人的一片痴情。歌曲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员不得不唱了三遍。于是这首歌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开来。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入侵苏联,德军逼近莫斯科。7月中旬,莫斯科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起:“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天……” 
从此《喀秋莎》在苏联被唱响,是前方战士最喜爱的歌。 
    “喀秋莎”本是极其常见的俄罗斯女性的名字,后来战士们把自己心爱的火箭炮也亲昵地称为“喀秋莎”。 
    1943年,伊萨科夫斯基凭着自己的诗作和歌曲获得斯大林奖。他将5万卢布奖金全部捐给故乡福斯霍达村。1985年,福斯霍达村民为缅怀已故诗人伊萨科夫斯基,自筹资金开设了《喀秋莎》博物馆,现为伊萨科夫斯基纪念馆。村里还建有一座象征性的喀秋莎纪念碑。
    20世纪50年代《喀秋莎》传入我国,深受中国民众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译者先后有黄药眠、蓝曼,歌曲《喀秋莎》的译配是赵沨。1956年上海《广播歌选》编辑吕寒柏在赵沨的基础上作了补译和修改,现在传唱的正是这个版本,也是公认译得最好的版本。
    1949年,伊萨科夫斯基与作曲家杜那耶夫斯基联袂为音乐喜剧片《库班的哥萨克》创作了4首电影插曲:《红莓花儿开》《你从前是这样》《丰收之歌》《歌唱幸福》。翌年电影一上映,歌曲马上就流传开来,唱遍了全苏联。
    现今,在我国许多音乐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等动人歌曲一再被演绎,承载着几代人美好的青春记忆。一个甲子过去了,这些老歌依旧魅力无穷,相信它们在世界音乐史上能占有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