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铁柱在篮球比赛中
1973年5月的济南军区男篮。最高者为穆铁柱
穆铁柱,山东东明人,1949年生,身高两米二八,前中国男篮的主力中锋,1978年随队获得亚运会冠军,接着完成亚锦赛三连冠。他的人生是一部传奇。
去新疆赶毛驴
铁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解放前家境殷实,日子过得还不错。解放后土改划成分定为地主。当时,生产队粮食分配叫作“人七劳三”,儿童吃得再少也能分百分之七十的粮食,成年人干得再多也只能比儿童多得百分之三十。粮食基本上是些地瓜、高梁、玉米之类的粗粮,一个人一年也就是三百多斤的原粮。铁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到“文革”时已有两米多高,全家人省吃俭用也填不饱铁柱的肚子。何况还要穿呢?每人每年配给16尺布票,铁柱一件上衣一条裤衩一年的布票就没了。
铁柱的姐姐伸出了援手。铁柱姐姐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支边到新疆参加了生产建设兵团,在兵团连队中从事农业生产。兵团自己生产粮棉油菜,兵团正愁招不到人呢,双方一拍即合。铁柱就这样,支边来了新疆。
穆铁柱在建设兵团赶毛驴车,吃饱穿暖无忧无虑。到了1968年夏天,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遂向连队请假回乡探亲。
铁柱抵达家乡鲁西南东明县城,还要再转汽车去他老家。候车间隙他走出车站闲逛。
事有凑巧,这天县体委的张凤奎主任走在街上,发现了一个“大高人儿”。把他招到体委打篮球该多好啊!张凤奎告诉铁柱,你这么高的个子,适合干体育,再在新疆赶毛驴就荒废了。铁柱动心了。最后张凤奎对穆铁柱进行了一些基本的篮球技能测试。
当天晚上,张凤奎就给地区体委打电话,他在电话里兴奋地说;“我们这里从新疆回来一个青年,身高2.20米,是个好中锋……”几天以后,山东省体委终于回话了,“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转年就20岁了,还未摸过球,不要了!”?
张凤奎失望地放下电话,回头望着满含着期望的目光的穆铁柱。忽然反转身来,又抓起电话:“要北京!——国家体委……”。可国家体委及所属单位也在搞“斗批改”。根本不招收运动员。他们又来到湖北黄石市体委找于邦基,他在那里搞了个业余篮球队。
于邦基,曾担任国家队和八一队的主力组织后卫,中国男子篮球的风云人物。后转业到黄石体委。于邦基对铁柱进行体能和测试后,决定接收铁柱加入黄石业余篮球队。
回老家参军
1972年春,济南军区在防化团成立了体育训队,开始招兵买马,铁柱去了。
当时,武汉军区也开始筹备专业体工队,要于帮基重新入伍,到体工队担任副大队长,负责筹建篮球队。于邦基想带上铁柱。但他考虑黄石不可能放人……
于邦基想到了老八一队队友、时任济南军区的篮球教练王焕新。他决定把铁柱介绍给济南军区。
铁柱到来,自然要测试一下。那天军区丛芝发副参谋长、军训部沈朴副部长、教练王焕新和张连旭等人来到八一体育馆,观看训练比赛。经过测试,同意招收铁柱入伍。
穆铁柱终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济南军区篮球代表队,从此开始了他职业篮球运动员的生涯。
当之无愧的冠军
1973年2月,济南军区体工队已经成立。铁柱第一次以济南军区男篮队员的身份外出比赛。之后又被调入八一队。
当时北京男篮有一个比穆铁柱还高的中锋杨天顺。因为有了大杨,当时国家队都赢不了北京队。江青在1975年秋天观看北京男篮一场比赛,对大杨的形象很不满意,认为大杨有巨人症,打篮球有损国家形象,下令给这些超高球员检查身体,有病就不能打篮球。铁柱也被波及,八一队送铁柱到协和、301医院去检查。医生很慎重,就说存疑,诊断不清。铁柱在北京目标太大,八一队就让铁柱回了济南军区,同时把邢伟调到八一队。
1976年1月济南军区男篮去无锡参加邀请赛。八一队一到无锡就声称此次参赛不与军区球队交手,实际上就是回避济南军区队。其他队 称铁柱是个篮筐,意思是球到了铁柱手里,就等于进了篮筐。辽宁队与八一队拼得火星四溅,险胜八一队,济南军区队却轻松赢了辽宁队二十多分。济南军区男篮是无锡邀请赛当之无愧的冠军。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再也没人质疑高大的篮球队员,铁柱又被调回了八一队。从那时起,铁柱驰骋赛场十几年,为国家和军队的体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