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旧闻解密
投稿

毛泽东批示送《项羽本纪》给干部阅读

2017-06-16 21:49:26 来源:党史博览 作者:曹应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将2000多年前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古为今用,要求将革命进行到底。                         

                                      都要看看《霸王别姬》
  
    据当时担任毛泽东卫士的李银桥回忆:“毛泽东喜欢看京戏,不同时期喜欢点不同的戏看。那段时间,他喜欢看《霸王别姬》。看到西楚霸王项羽同他的虞姬生离死别一幕,毛泽东睫毛颤抖着,眼里湿漉漉的。回来路上,他对我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大家都不要学!’?”“他号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看看《霸王别姬》。?”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三个月前,在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题目就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即将获得最后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指出:“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而早在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列举以弱胜强的战例时首先举出的就是楚汉成皋之战。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惧怕一时的不良的政治影响,就要以长期的不良影响做代价。”这自然而然地使人想起鸿门宴上项羽本可以杀掉刘邦,却顾及一时不良的政治影响而放跑了刘邦。楚汉在荥阳、成皋周围对峙时,项羽几次有机会彻底打败刘邦,但都顾眼前而不思长远,错失良机。以致后来覆没垓下。
                      
                              送《项羽本纪》给干部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会议讲话、与人交谈或写文章时多次评点项羽,借古喻今。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阐述了发扬民主、敢于听取不同意见、集中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并由此点评了项羽。
  毛泽东指出:“从前有个项羽,叫作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毛泽东非常重视以项羽失败的教训教育各级领导干部。1963年1月3日,他批示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送各同志阅”。
  项羽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但他在推翻暴秦中是有贡献的。项羽身上也有不少优点,尤其是他的英雄气节为后人所赞叹。毛泽东提出学习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1939年4月8日,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演讲中说:“楚霸王项羽在中国是一个有名的英雄,他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自杀,这比汪精卫、张国焘好得多。我们不学汪精卫、张国焘,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
 
 
 
                     

                     毛泽东(资料图)

 

 

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时,写了这样一条批语:“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为什么说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刘邦高明在哪里呢?毛泽东与吴冷西的一段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吴冷西回忆:
  1957年6月13日晚,毛主席找我和胡乔木到他的住所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谈话。毛主席讲了一段很长的话。评说汉代几个皇帝的优劣。他称赞刘邦会用人。他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据《史记》载,刘邦称帝之初,曾问群臣,何以他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群臣应对不一。刘邦均不以为然。毛主席这时背诵《史记》中刘邦说的一段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962年1月30日,在中共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刘邦的高明之处。毛泽东说:“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60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从以上两段谈话,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刘邦高明至少有四条,即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在从谏如流方面,毛泽东多次提起。在汉由弱转强的转折之际,刘邦听从张良之劝,封韩信为齐王。楚汉划界鸿沟后,刘邦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刘邦称帝之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
  刘邦为什么能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呢?这与他熟悉社会生活有关。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曾说:“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刘邦打败项羽后,与群臣一起总结胜利的原因。他们没有把原因归于天,而是归于人。刘邦既得人心又得人杰,所以有天下。项羽所以失天下,总起来看原因在“失人”。
责任编辑: 刘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