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3日凌晨,非常政治性的一幕在本届世界杯上出现了。
在瑞士2:1战胜塞尔维亚的比赛中,瑞士队两名阿尔巴尼亚后裔的球员——扎卡和沙奇里,先后做出了双头鹰的动作(环环注:阿尔巴尼亚的国旗标志就是双头鹰),被认为是对塞尔维亚球迷的巨大挑衅。
这要从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恩怨纠葛说起......
科索沃地区面积约为10887平方千米,和我国天津市(1.13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相当,人口数量约为181万人(2016年数据),行政中心普里什蒂纳。科索沃90%以上的人口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其余民族塞尔维亚族人、克罗地亚族人、土耳其族人和黑山族人人口总和不足10%,因此,长期以来居住在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都在谋求独立。
科索沃
1999年3月至1999年6月,由于科索沃的民族矛盾加剧,北约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开始了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轰炸,史称“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其主要手段,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之后,科索沃由联合国特派团进行管理,北约领导的国际维和部队提供安全保障,自科索沃被联合国托管以来,不管是南联盟,还是解体后的塞尔维亚,都坚决反对科索沃成为独立的国家,但是科索沃的阿族人始终要求实现科索沃的完全独立。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在内的许多国家并未承认。
果不其然,在瑞士和塞尔维亚这“一战”前就产生巨大争议——毕竟,瑞士的4名绝对主力哲马伊利、扎卡、沙奇里和贝赫拉米都是阿尔巴尼亚后裔。沙奇里是出生在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后裔,他和扎卡进球后,都做出了双头鹰的动作,表示阿尔巴尼亚在自己心中。
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就科索沃问题是水火难容,沙奇里支持阿尔巴尼亚显然就是在刺激塞尔维亚球迷。
体育是不是应该与政治无关?
当然。
但是实现起来真的太难。
相关阅读:
科索沃战争的遗孤沙奇里、扎卡闪耀世界杯!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是永远的世界第一运动,但对于这场比赛,对于塞尔维亚和部分瑞士球员而言,这不止是一项运动。所谓的“部分瑞士”球员,正是昨晚打入两粒进球的扎卡和沙奇里。
“南斯拉夫”这个词,对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那件让中国国民永久痛心的事件9年后,科索沃这个国家,再次回到世人的视野。我们回头再看这段历史,“塞族”、“阿族”,其中600年的积怨,“铁托”、“二战”、“民族矛盾”,都不是我们可以从只言片语中能够理解的……
1913年5月30日,《伦敦条约》签订,塞尔维亚得到科索沃。直至1929年,科索沃的阿族人比例下降到39%左右。“大塞尔维亚主义”诞生,两族的冲突便已埋下了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瓜分南斯拉夫。因为南斯拉夫同盟国的身份,科索沃并入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被德军占领,塞族人被迫逃离家园。直到铁托出现,带有“强权”的“南斯拉夫”,曾伴随他度过漫长的后半生。当他离开,积累的矛盾愈演愈烈,那片土地上最贫穷的“科索沃”,冲突不断升级,这道解不开的历史难题,最终引发危机,战争随之而来。而大量“科索沃”的“阿族”,都被瑞士收纳,这其中就有扎卡、沙奇里、贝赫拉米等人。
总有人说,如果南斯拉夫不解体,那将是阵容多么强大的球队。然而那终究是肯定不会存在的,所谓时势造英雄,让前南各国的孩子们都有了坚强的意志,却无法化解这无根的矛盾。
其实早在1358年至1415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步占领阿尔巴尼亚起。面对入侵的土耳其文化,塞尔维亚人宁愿逃难也不接受,而阿尔巴尼亚人则选择了接受。如果追究到中世纪,阿尔巴尼亚,本就是不断融合出的民族。科索沃究竟属于谁,漫长的迁徙,民族的历史,已是无法说清。
直到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2010年,国际法院宣布科索沃独立“不违反国际法”。在当时,正是以扎卡、沙奇里为首的前科索沃球星,集体希望改变国籍为科索沃效力。虽然国际足联接受了6名球员转投科索沃的申请,但也同时宣布扎卡和沙奇里等人不能更换国籍为科索沃效力。
巴尔干地区曾经的暴力冲突,注定了对于扎卡、沙奇里、贝赫拉米来说,这不止是一场比赛。这两粒进球,增添了新的故事,也证明了足球的表现力,激发出了最好的扎卡、沙奇里。
无论是曾经在欧冠小组赛凭借个人发挥,成功淘汰曼联,登入拜仁的沙奇里。还是在巴塞尔、门兴都展现超强核心实力的扎卡。他们都曾是豪门的追逐者,或许最后也都是因为“民族骨子里”的因素,在豪门中迷失,在豪门中走下坡……
但今天,他们证明了自己不是豪门弃儿,不是战争遗孤,而是瑞士的国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