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画栋仍犹在,只是容颜改。您知道吗?济南芙蓉街附近原来有个龙神庙,提起这个名字,很多济南人都一脸茫然。不过,住在王府池子附近的老济南还记得他的光彩,他们说张宗昌还在这里求雨。近日,记者有幸去探访了这座藏在闹市人未知的龙神庙。
大隐隐于闹市 芙蓉街里藏着龙神庙
近日,记者来到王府池子周边游玩,一位老济南张先生颇有些神秘的告诉记者,“您知道这附近有个龙神庙吗?”听到这里,记者一脸狐疑,“龙神庙?来济南十几年了,你还别说,只是听说有个关帝庙!”
“这两个庙都存在,此前香火还很旺呢,当年张宗昌还在这里求雨呢。”这位老济南说,之主要是因为龙神庙原来的空地后来都建了房子,现在被一堆的建筑围绕也给遮挡了,在从外边根本就看不到他的存在。
的确,记者在周边逛了几圈,都看不到龙神庙的任何影子。后来在知情人的介绍下,才穿过一条长长的通道,来到了龙神庙仅存的大殿旁。
记者注意到,这里面都是一些新建的房子,在大殿的前边还有一棵树。据介绍,在前边的小院里,还有一块碑,但只剩下了一半。
“以前还有圆形的拱门,很大的空场子,现在都看不到了。”张先生回忆说。
雕梁画栋仍在 只是残破不堪
目前的龙神庙没有了门,门口用一些木板遮挡着。搬开其中的木板,记者进入了这个龙神庙的大殿。
从外边看,大殿已经破败,不过里面还处处透着当年的“芳华”,里面的木质构件非常精美,虽然经过岁月侵袭,但是雕梁画栋依然能够清晰可见。在内部,能够看到建筑的前屋檐位置也有很多的木质构件,也是追做精美。屋顶的下边,都是有雕刻的木质构件。
而且大殿内,矗立着很多的大原木,一看就是原来的东西,记者注意到,这些原木有两根上有被砍的痕迹,留下了清晰的“伤口”,不过透过这些“伤口”,能看到这座古老的龙神庙的木材依然结实而年轻。
比较年岁久远,生活日报记者看到,有些原木的地步已经腐烂,有的很比较严重。而且大殿的内侧,能够看到有装修过的痕迹,很多的现代建筑材料也和这些砍成文物的老建筑粘在一起。墙壁非常的残破,有修补的痕迹,很多地方露着砖块。
特别是一根很粗的白色的塑料管,显得非常的突兀。应该看得出,之前这里是被使用过的。周围的居民也称,这里之前有人使用,现在清理出来了。记者注意到,龙神庙大殿的屋顶老建筑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用一些现代的建筑材料临时代替。
曾经辉煌 龙神庙曾是芙蓉街四大庙之一
周边的老济南称,这个龙神庙已经很早了,有的说是清朝,有的说是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记者查询得知,之前博客作者佛慧山翁曾经专门写过一篇关于龙神庙的文章。并且,在文章里放上了1928年的龙神庙的航拍图。从这个地图来看,龙神庙的规模很大,是一个大的四合院的样子,大殿前面是很大的空场,可惜现在能看到的所剩不多。
据了解,在2013年3月初,历下区房管局公户房管所展开了对辖区直管公房的普查。经过普查,发现了这个龙神庙。记者查询得知,目前龙神庙已经被列为了济南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编号为“68-4-068-3-2,芙蓉街龙神庙大殿。”在接受媒体采访是,发现这个龙神庙的公户房管所介绍说,当年龙神庙当年香火很旺,它坐北朝南,一进大门迎面是一座高约5米、宽约1米的石碑,绕过石碑,院子北面有一座大殿,非常雄伟。
而佛慧山翁则在自己博客里说,芙蓉街上过去有四座庙宇,自南向北依次是:土地庙、龙神庙、关帝庙和文庙。 现在文庙和关帝庙都已经修复,但是可怜这紧挨着王府池子的龙神庙已经掩映在一堆的建筑中。
规格仅次于文庙 应该是清早期建筑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李所长说,多年以前他进入看过,也是不容易进去。“当时屋顶的瓦片都没有了,用了一些石棉瓦临时遮挡。”不过,他说从能看到的木质材料来看,龙神庙的规格还是比较高的,“仅次于文庙,这个建筑有斗拱,有斗拱的建筑都比较早,这是芙蓉街附近除了文庙外,唯一一个带斗拱的。”
由于当时很多东西都看不到,所以他很难界定龙王庙的建筑年代,李铭所长推断说应该是清朝早期的建筑,“清朝早期的建筑梁架用料比较讲究,看起来木材粗大,大气。”
据一位老济南介绍,在文革前还见过里面有一个二郎神的神像,后来不知去向。“解放后,响应政府的号召龙神庙里吃斋念佛的尼姑们也想劳动,在一个尼姑的提议下她们组成一个刺绣团。1951年芙蓉街龙神庙开办了一个刺绣学习班,即后来的济南刺绣总厂,当时她们还为周恩来总理做了一件刺绣睡衣,总理还亲自给她们回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历史文化名城要保护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