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去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的工作中。本文作者是一位组织人事部门的“职业”面试官。他揭示了公务员考试的一些真相。
公务员考试到底有没有猫腻
每到公务员面试的时候,当我们自己还不知道会不会被抽去担任面试官的时候,就有“熟人”找来,请求“关照”。每次我都要耗费许多口舌解释面试的种种程序,打消他们的顾虑。不过,效果并不好。
一些人声称可以找到这样那样的关系,并从中收取钱财,并称没考上就“退款”,其实只不过是玩一个概率游戏。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无论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骗子根本就没去找什么关系,而是躺着拿“介绍费”。那些网上流传的没笔试进入面试、有关系所以就多录几个人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首先,公务员考试都是省区市一级公务员管理部门统筹组织,笔试成绩出来后进行公布,没有成绩根本是进不了系统的;系统会根据成绩按比例选取进入面试的考生,下面的相关部门根本无法改变。
对这类段子的真伪很好判断:每个考生都知道自己的分数,在面试通知出来之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排序,如何做到让一个没有成绩的人挤进面试?假如“陆磊”真顶替了“陈磊”,那么考分在“陆磊”之上、但没有进入面试环节的考生,怎么会不去投诉?
其次,每一个职位录取几个人,按照什么比例安排进入面试的人,都是在报名之前的公告中已经明确的,事中如果因特殊缘由有所调整,也要经过严格程序审核后在考试之前向社会公布。在考完之后,因为一个关系户没考上就增加录取名额的事,有再好的关系、再好的“爹”也不行。
当考官是“入狱”,结束是“刑满释放”
我所在的中西部某省,当公务员面试考官很辛苦。一天下来,在考场内的工作时间短则十小时左右,长则可能十四五个小时,强度非常大。也正因如此,有的考官戏称被抽到当考官是“入狱”,考试结束是“刑满释放”。
一般来说,被抽取的考官,会在集中前几个小时得到开会通知,在会议上宣布作为本次考试的候选面试考官。由于面试候选考官的数量多于需要的考官数量,会议上,还要经过一轮抽签,来确定第二天哪些担任面试考官、主考官。然后在工作人员引领和监督员监督下到预订的宾馆休息。
预订宾馆的楼层是全包的,公安人员和纪检人员在每个出入口看护,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工作上的需要,由监督员进行中间传达沟通,或者在监督员监督下进行。手机等通讯工具全部关机后交监督员管理,房间内除了电视机,其他所有设备都全部取走。从封闭开始到面试结束,考官都与外界保持绝对的“物理隔绝”。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早饭,考官就要到考场去了。而这上百位的考官、主考官到了考场,还得经过一次抽签,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一个考室。考生的考室是固定的,但考官和主考官在哪一个考室工作,还得到现场抽签决定。
到这里,考官经历了三次抽签,几乎是通过“天意”来决定是否成为考官、到哪一个考室工作。
退一万步说,即使一两个有“关系”的考官到了你所在的考室,但他们对面试分数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在我们省考室里,目前一般最常见的是七个或者九个考官,每个考官都是独立标准独立打分,不受其他考官的打分影响。在计分时,要“去分”,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关系”的情况下,“关系分”最多起到提高自己“去分”和降低竞争对手“去分”的作用。
当然在有两个“关系”的情况下,能够被保留一个较高分数。那么这个较高分数有多高?按照考官自身的评分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提高2到3分已经算是比较高了,再高就是“畸高”,是可能被直接查的。“去分”后,在有七个考官的情况下,大约可以提高面试成绩0.5分左右;在有九个考官的情况下,大约可以提高0.3至0.4分。
0.3到0.5分,如果是笔试成绩,可能会压掉许多人,但在面试中,这样的提高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为什么你的“关系”不敢给你离他的标准分太高的分?因为他打的每一张评分表,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存档备查的,这个痕迹永远都在。如果考官给考生打的分“畸高”或“畸低”,相关组织(包括纪委)会进行调查,轻则踢出考官库、政治生命受影响;重则被直接处理,有多重就上不封顶了。
因此,从制度设计角度而言,考生对面试中“关系”的影响力其实完全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