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投稿

一位乡村直播红人的孤独与梦想

2017-09-15 14:46:07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罗斌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低俗、自虐……在农村题材小视频在许多人眼里已声名狼藉之时,90后四川泸州农民刘金银从今年2月起直播“农村生活的日常”,用真实、质朴的直播打动粉丝成为一股清流。半年内收获近10万粉丝,打赏8万多元。  

               
                “互联网最土新闻发布会”
   
   8月22日,四川泸州市合江县三块石村6组的村道上突然热闹起来,来自成都、泸州的汽车突然“挤”了进来,警察从合江县城赶来执勤,以防道路发生拥堵。 
    当日上午,今日头条旗下“火山小视频”在刘明杰家的院坝里召开了一场被业内称为“移动互联网最土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以草席、稻草为背景。“火山小视频”产品负责人孙致告诉记者:他们来此的契机源于此前收到了来自用户金牛拍摄的一部短片。短片记录了他钓鱼、做饭、抓黄鳝等农村日常生活,积极向上的内容让火山团队非常感动。而“金牛”,正是刘明杰的儿子——26岁的青年农民刘金银。
    刘金银记得自己第一次做直播时,只有5个观众,直播主题是“打野”,就是在水田里捉龙虾,结果没人送礼物,也没人打赏,他还倒贴了50元流量费。他不服气,结果第二次直播,很快就有几十人围观。“有人说找到了儿时的回忆,让我很受鼓舞。”从此,刘金银一发不可收拾,到第二个月,他的粉丝就接近一万人。截至8月29日,他的粉丝已近10万人,一天直播收入可超过1000元,这相当于他打工时一周的总收入。
                                           
                     扫地 做饭 喂猪 插秧 
     
    无论睡得多晚,刘金银都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即刻开始自己的直播:扫地、做饭、喂猪、养狗、插秧、收稻、打鱼、捉鳅……凡是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无所不播。对于直播主题和画面,他都没有特别要求,也从不化妆,不刻意筛选直播内容。粉丝们经常通过摄像头,看到他趿着拖鞋、穿着牛仔短裤剥蒜、择菜、杀龙虾……
    8月27日晚,记者跟着刘金银头戴矿灯、手持手机直播半夜捉黄鳝。“战场”是刚刚收割稻谷的水田。整个捉黄鳝过程,必须完整记录,不然有粉丝会不高兴,只有粉丝们满意时,他才能收到礼物和打赏。结果,刚在水田中行进不到20分钟,刘金银就碰到一条有毒的“红斑蛇”。他追着蛇拍摄,险些被咬,整个过程短暂而惊险,但他没答应粉丝提出的“捉蛇”要求,“因为捉蛇是违法行为。”
    而在直播过程中,有些粉丝提出让他自虐、打鸟捉蛙等要求,他也会拒绝。刘金银说,“金牛”哥要做的,就是传递农村的真实生活,传播当代农民的“正能量”。
               
                     “搞啥子视频?不务正业”
   
     刘金银(左)在家里直播农村日常生活.jpg
 
   初中辍学,早早就出去打工挣钱的他,如今却在家“耍手机”做直播,这让父母很难理解。“搞啥子视频?不务正业。”每当刘明杰从地里回来看到儿子“耍手机”,就“鬼火冒”,多次扬言要把儿子手机砸烂。即使儿子现在赚了钱,他和妻子仍不赞同儿子的所谓“事业”。
至于村里人,火山小视频发布会在村里举行前,大家都以为刘金银“疯”了,老人们甚至叮嘱孩子离他远点。 
    一位采访过“金牛”的媒体人认为,在很多短视频研究者的眼里,农村题材的小视频已声名狼藉,充斥着自虐、低俗以及各种怪异荒诞的场景和行为,令人不适。但“金牛”的创作不同,他用最朴实的语言和不加雕饰的直播,呈现了当下农村最真实的生活。
    互联网专家丁道师表示,农民网络红人最早出现在十多年前,随着视频、直播的兴起而越发普遍。但是,单独的个体如不能及时把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很难养家糊口,更难做成事业。农民做直播也要有忧患意识,扎根于农村、依赖于农村,要走得出来,也要回得去。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