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字表明,去年,全国代驾行业总订单超2.53亿单,总产值达154亿元。全职代驾司机全国平均月收入达6957元, 虽然代驾解决了喝酒司机的燃眉之急,可代驾师傅也有挥之不去的困惑。
收入过万的职业
今年39岁的张利在滴滴平台上从事代驾已经两年多了。由于自己的小店生意越做越大,他的代驾工作从原来的“全职”变成了“兼职”。不过说起“代驾”,张利觉得还是个不错的行当。
如今,通过平台注册审核的滴滴代驾司机已超30万人,所有司机都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才能上岗(笔试、面试、路考、服务培训),包括无犯罪、酗酒、交通违法等不良记录,拥有5年以上驾龄。
代驾的收入真有那么高吗?从数字上看,不假。张利说,一般每天19时30分至22时30分是代驾高峰期,“收费主要和路程远近、用车时段有关,22时前起步费35元,24时后起步费就95元了,超过10公里,每10公里还要增加25元”。
张利说,在司机的每一笔收入中,平台都要收取20%作为信息沟通服务费。“我每天19时开工,一直做到凌晨3时,实际开车时间也就两三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单、和伙伴们聊聊天,强度不算大,一个月也能赚8000元到1.2万元。”
当然,收入只是账面上的。张利坦言,虽然和滴滴平台签约时会有一个电子合同,合同上有车主车辆损失险、代驾司机回程中的安全保障以及30万元的意外人身险,包含了司机在服务过程中、等待接单期间以及返程途中的安全,“但最基本的四金,还是要自己交的。”张利说,“其实,代驾就是一份计件工,看似自由之外,但只有当手机响起,才能有收入。所以,一直做并非长久之计。”
黑白颠倒的生活
深夜11时的肇嘉浜路上,胡天抽着烟,身后的KTV大门口,一群年轻人刚刚走出来,带着几分醉意,老胡看了看,仿佛自语般说,他们不会叫车的。“代驾的生意不好做,如今不少人习惯了喝酒干脆打车来回,算下来并不比代驾贵多少,还省了可能的交通意外麻烦。”
与记者熟悉了,老胡传授起“经验”,要是用预约平台,被抽成不说,车主也会选择经验更丰富、评价更高的老司机,刚入行几个月只能干看着别人赚钱,相比之下,在热闹的地方守株待兔反而可能更好;选择在哪儿蹲守接活也很重要,前半夜做餐饮,后半夜守KTV……
老胡做了4年代驾,觉得自己看透了好多事,“就算给你一万月薪,这样的生活你想要吗?天天和醉酒的人打交道,每天天亮才能回家,别人被窝里睡熟时,我们还得在街头等着。”
看过很多关于代驾的负面新闻后,老胡仔细看了他和公司签订的协议,才发现了其中的许多“弯弯绕”,“原来我们算不上员工、我们和平台是合作关系,平台的收费只是信息费……就算最普通的剐蹭,公司虽然有保险基金可以赔,但也意味着被停接单业务赚不到钱。这样的工作,真的没有归属感。”
出了事故自己担
红灯刚刚变绿,李欣松开刹车,帕萨特平顺启动,他想将车转到旁边一根车道上,结果蹭到前车后侧。事故毫无争议,李欣全责。李欣是一名代驾,这是他到上海第一个礼拜做成的第3笔生意。
经过沟通,两位车主也没想难为他,可代驾公司提出希望免费给两车修车的方案,车主都不同意,因为修理厂实在太远。报警报保险公司吗?这需要先走帕萨特车的保险,但车是公司的,即使之后有补偿,事后还是会扣绩效。最终,只有李欣自己赔偿,可他身上只剩下不到500元。小伙子使劲忍住眼泪。
缺乏监管主体与标准
有人说,代驾行业是个“四不像”行业,与运输合同、雇用合同、承揽合同、委托(服务)合同都有点沾边,但又不能归于哪一类,因此运管、交警、劳动、物价等部门都难以插手去管。致使“黑代驾”滋生,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目前各地对“代驾”操作不一,工商管理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规范文本。上海最早的代驾企业出现在5年前。2011年“醉驾入刑”以来,代驾行业迅速发展,目前上海市有160多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代驾公司。
现在上海有大大小小的代驾公司数百家,一部分没有营业执照,一部分挂靠在汽车租赁服务公司、汽车俱乐部等单位。
其次是收费,上海大多数酒店、餐厅联系的代驾却没有收费标准,大部分收费也没有票据。许多私人代驾公司的收费标准主要靠默契形成。事实上,登记在册的“代驾公司”,乱象也不少。在各“代驾公司”网站上,在收费标准上,仅标注的10公里内起步收费价格,就从40元到120元不等,有的公司要求代驾司机必须是本地户口,有5年以上驾龄。
缺乏保障机制
代驾可能引起的纠纷很多,如交通事故、财物丢失、人身伤害等。发生问题和纠纷后,责任追讨及赔偿却很难进行。
保险缺失,也是代驾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代驾险”这一险种,一旦出了事故,需要走车主的保险流程,不够的部分才由“代驾公司”填补。而个人的“黑代驾”往往是“出事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