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察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消息一出,在全国各地瞬时引发广泛关注热议。广大基层干部更是奔走相告,甚至喜极而泣。
众所周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何一项决策的制定修改最终都是为了精准的执行,所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激励广大干部改进作风担当作为,督查检查考核有着指挥棒的重要作用。但是过多频繁甚至重复的检查往往让基层常态化“五加二”、“白加黑”,而重留痕多问责的考核更令基层踹不过气,又陷入心理的亚健康。
这种头重脚轻,“线”多“针”少的上下层关系其实质就是一种新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像病人问诊,检查出来问题便不能再讳疾忌医。为了更加健康的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呼唤怎样的“针线关系”呢?
有控制的“线”。上级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要有计划,就是要从思想上源头上堵住不断涌出的“线”。防止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却“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中央已率先垂范,各地更需统筹安排,避免部门打着政府旗号重复检查发文。同时,频次也要有所限制,能联合的联合能组团的组团,反反复复的接待和迎检让基层真正伤不起,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
有实绩的“针”。上级督查检查考核的方式方法要改进,有三个原则需要把握。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同一个决策部署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门单位应设置不同的指标,不然就会为了检查而“工作”,一切隔着造假的玻璃。二是要删繁就简,注重实效。不能以表格材料填报的好坏、工作痕迹留得完备与否来代替实地走访调查,民众感观。三是责任问责需要一分为二,既要反思“线”上政策文件是否科学可执行,更不能简单的问责处理基层一批人,表面“一了百了”干干净净实则懒政。
有清晰的“眼”。上级督查检查考核的结果要讲究分析运用,就是要一方面大力褒奖鼓励政治过硬、敢作敢为的干部,另一方面根据检查结果实事求是揪出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当然,“针线活”的好坏需要清晰明白的眼睛,畅通社会监督的渠道才能为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保驾护航。另外,擦亮眼睛,还需依法打击借督查考核诬告陷害的违法犯罪行为。
没有受控有节的“线”,哪来指正打稳的“针”?也只有了科学合理的“针线关系”,才能为天下百姓织出一件政令畅通、简约高效的行政大衣。

-25℃,海拔4600米,军马训练正当时
欧冠:巴黎圣日耳曼队晋级八强
山中送教
山东沂水县富网格员争做最美“逆行者”
山东郯城:战“疫”也丢不掉贫困户
郭凤学:一腔热血为民情 众志成诚克时
“以艺抗疫” 老党员老义工刻纸达人创
慕军祿:负重前行的老兵
习近平深入武汉社区现场照片
习近平考察火神山医院,看望慰问患者和
口罩后的战“疫”面孔
共同战“疫” 从“心”开始 ——武警上
四川省调拨20万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弹炸成人间炼狱的长崎 如今是什么
第一届全国小区“出入证”大赏!硬核了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朱镕基关心人民吃饭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不辞羸病卧残阳 ——“528编辑”王秉
山东郯城:外地“一家人”发放2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