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有家神秘的店面,三年来,老板杨生和爱人陈笑笑经营这家店铺,一共卖出了2709个骨灰盒,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关于生死的故事。 三年前,陈笑笑的母亲因病离世。小县城殡仪馆中的寿盒简陋无比,陈笑笑便在网上选了一款。而这个店的老板正是杨生。由于陈笑笑老家在浙西深山,快递不能及时送到,杨生便长夜驱车近千里,把寿盒送到陈笑笑手上。
“后来发现这个人还不错,挺靠谱的,就慢慢走到了一起”,陈笑笑说,结婚后,她感觉会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有类似的需求和愿望,“就决定两个人一起把这块当做事业来做。
三年,杨生夫妻听了2709个故事,经历了2709次死亡。三年,杨生夫妻没有交过一个新朋友,为了避讳,连老朋友的饭局也不去参加,除了父母,没人任何人知道他们的经历。这些年,唯独快递小哥成为夫妻俩的好朋友。“骨灰盒对快递速度的要求甚至超过了生鲜,因为没有几个人会提前很长时间买,但是晚到了又没用,所以必须精确到小时。”杨生说,三年里他们只和一家快递公司合作——因为熟悉,快递小哥甚至开玩笑地说夫妻俩是“搞房地产”。
此外两人还与人合伙,在东阳投资了一个寿盒加工产,年产值也有数千万元。对此,陈笑笑叹了一口气,“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而且每一个订单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买家,你必须聆听他们的需求,感触他们的伤痛,还要安慰和疏导。”2709个订单,这些订单的真实用户或缠绵于病榻,或徘徊于死亡的边缘,有些甚至已经告别人世——单以悲悯而言,什么《深夜食堂》,什么《解忧杂货铺》,在这样的生死故事面前,不堪一击。“每一个寿盒要经过三十七道工序、四十五天的工期,我们尽量压低利润,有些甚至不赚钱”,杨生说,“陈笑笑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到很多人。做多久?我也不知道,她不是说过,我们从不和别人说‘再见’,那就做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