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 我们身边
投稿

广西村民自筹资金建奖学会 30年不间断奖励优秀学子

2017-08-10 01:37: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从1987年1月覃村奖学委员会(简称‘奖学会’)成立,至今已经过去30年。”8月9日,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龙美村覃村屯奖学会发起人之一覃志强介绍,30年来,该村从未间断对优秀学子的奖励。

  当天,记者在覃村学堂旧址见到已86岁的覃志强,他满头白发、身体瘦削,拿着30年前制作的多份奖励制度,一一给在场人员展示。
  “1986年底,覃村屯102名小学生考试,只有14人语文、数学双科及格,可见80%以上的学生成绩差。”覃志强介绍,为了鼓励村里孩子认真读书,1987年,他与多名乡贤发起成立覃村奖学会,以此奖励覃村籍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资金来源为村民每人每年捐一角钱,并向在外工作的覃村人筹集。1987年,覃村奖学会就奖励了14名学子。
  覃志强还牵头制定了《覃村奖学委员会简章》,对于奖励办法、家长如何督促孩子学习等都有详细规定,每三年修订一次。
  现任古砦仫佬族乡副乡长的覃胤光老家就是覃村,在他看来覃村奖学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和村里的小孩都很贪玩,语文、数学都没及格过。”覃胤光介绍,后来村里成立奖学会,对语文、数学双科及格的学生进行奖励,“大家放学后都把玩的时间用来讨论学习”。
  受此熏陶,覃胤光也开始发奋学习,在1988年时得到了第一笔奖学会发出的奖励——5角钱。“奖励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当时家庭贫困的我来说,却是最大的激励。”覃胤光表示,从此以后他更加认真学习,每年都会获得奖励。
 
 
 70601490.jpg
覃志强向记者展示《覃村奖学委员会简章》地人努力学习的氛围。
 
  随着奖学会的持续运作,如覃胤光一样获得奖励的覃村学生越来越多。截至1992年秋季学期,覃村152名小学生中,语文、数学双科及格达146人,“三好学生”93人。
  从奖学会中受益的覃胤光,后来考取了中专,毕业后回乡成为了一名村官,现在仍不定期的给奖学会进行捐助。
  覃胤光只是覃村奖学会成立30年来,涌现的众多人才之一。覃志强介绍,自1987年开始奖学,村里的大学生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截至2016年,该村已60人考取大学,成为覃村建村600多年来人才涌现最旺盛的时期。
  如今,筹措资金已变成村民每人每年捐1元钱,其余资金来自屯集体收入;奖励也从以前的5角、1元钱、两石稻谷等,变成现在10元至300元不等的奖励。“虽然每人只筹1元钱,但也体现了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覃志强表示,覃村奖学制度已在古砦仫佬族乡10多个乡村推广,以此推动当地人努力学习的氛围。
责任编辑: 刘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