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车界动态
投稿

买车的看过来,这条消息能给你带来利好!

2018-04-12 15:17:18 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并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并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消息一出,很多人关心,以后买进口汽车是不是会更便宜?便宜幅度会很大吗?

放开股比限制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

目前,世界上的主流汽车制造商,包括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家的汽车企业基本上都在中国设有合资公司。至于合资企业的股比,根据199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设置了车企外资持股比50%的上限。在2004年版、2009年版汽车产业政策中,也都延续了这项限定政策。

根据这一政策,在具体实践中,合资汽车企业中外方的持股比例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但外方希望提高股比,这背后有很现实的经济考虑,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利润丰厚,谁占比多谁分得的利润就会更多。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曾经算过一笔账,“2014年,合资车企的利润为670亿元,让出一个百分点就是6.7亿元。”

如果放开比例,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2014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只有股比放开,汽车行业才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实惠。”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放开股比显然能够提高外方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将更多产品带到中国来生产,满足中国市场更多元的需求,否则的话外方总会顾虑要与中方合资企业分享利润。

对于中方来说,设置股比的初衷本身是为了保护并发展本土汽车制造业。因为一开始就放开股比,外方不会有兴趣协助中方发展本土汽车制造业。不过,事情往往有两面,国内一些汽车集团创新能力不足也与此有关,正因为股本比例的限制,使得国有汽车集团能够分享大量利润,没有太多动力去自主创新。

综上可以看出,放开股比限制将会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而竞争和创新的结果就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中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处于中游水平

除了放宽外资持股比例,汽车业开放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降低关税。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汽车进口关税并不一样,日本汽车进口是零关税,美国是2.5%,韩国是8%,欧盟是10%,中国是25%,而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分别为60%、35%和33%。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针对汽车进口关税有一份明确的下调路线图和时间表。根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我国汽车进口关税从入世前的70%至80%,下降至目前的25%,下降幅度并不小,但未来仍有下调空间。根据习主席的演讲,今年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至于下降多少、是一步一步下调还是一次性大幅下调,相关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进口车定价策略对价格影响更大

从理论上看,下调关税有利于进口汽车价格下调,但具体能下调多少,其实问题没那么简单。决定进口汽车价格的因素很多,除了关税之外,汽车企业的定价策略其实更重要。同一品牌的同一款车,在国外和国内市场的定价就大不一样,有的甚至能相差一倍,这显然不光是税收问题。对此,美国汽车生产商特斯拉的定价策略可以作为一个侧证。 2014年1月22日,特斯拉在官网上发布特斯拉在中国的定价策略,该公司声称:如果按照汽车行业在中国的惯例,我们完全可以把Model S(特斯拉的一款车)在中国的价格定为美国的两倍以上,但我们决定不遵循惯例。

其实,不光是汽车领域如此,在很多领域都是如此。比如奢侈品的定价,各地价格的差异并不完全取决于关税的差异。一些日用品也是如此,这方面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就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奶粉在中国集体涨价,同样的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售价要比在其它市场高很多,这根本就与关税无关。

有意思的是,对于汽车外资品牌来说,放开股比限制和降低关税形成了一个左右手互博的局面。一方面,放开股比限制会促进他们在中国生产汽车,而降低关税则有利于他们在国外的工厂向中国出口更多汽车。两个政策同时作用的效果就是,让他们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和在国外生产的汽车互相竞争,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外资品牌会有所平衡,进行差异化竞争或许是他们的选择。否则,进口车价格下降太多,无疑会冲击他们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下调关税能够带来利好,但短期内要想实现进口车价格大幅下降或许并不现实。

责任编辑: 任志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