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中山站激光雷达观测舱(2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雪龙”号2月26日电 记者刘诗平报道: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30岁“生日”。30年来,中山站已经发展成为南极大陆上的一个现代化“科技小镇”,同时也是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的枢纽和固定翼飞机的保障基地,在中国南极考察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山站,于1989年2月26日在南纬69度22分、东经76度22分的拉斯曼丘陵上建成,是继长城站之后的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据介绍,建站初期,中山站建筑以集装箱式房为主,建筑形式单一,设施设备相对简陋。后经多次扩建改造,集装箱式房大部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采用钢框架加装配式保温板的新一代建筑,中山站的生活科研条件和后勤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从中山站的建成和扩大,可以看到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快速发展。从南大洋到南极内陆、从地幔到深空,一大批涉及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前沿的项目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与此同时,随着昆仑站和泰山站两个内陆考察站相继建立,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对南极航空科考有效展开,中山站作为南极内陆考察的枢纽和固定翼飞机的保障基地,进一步提升着中国南极考察的综合能力。
“中山站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进步,离不开一代代‘极地人’的不懈努力。中山站在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学研究室主任胡红桥说。(完)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