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每分钟消费100万个塑料瓶,这一数字到2021年更将上涨20%。一些环保人士警告塑料污染带来的危害同气候变化一样严重。美国财经媒体CNBC网站4月17日发表题为《科学家研发出能进食塑料的“突变”酶》的文章,称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能够“消化”地球上一些最常见塑料的酶,有望抑制塑料污染。文章编译如下:
由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带领的研究团队意外开发出一种塑料食用突变酶,有望成为数百万塑料水瓶的终结者。

塑料最早诞生于 1850 年代的英国,到了 1940 年代,一种塑料形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获得专利,并因为使用方便开始流行。在塑料分类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代号是 1 号,常见应用产品就是塑料水瓶。
研究人员最初研究的是PETase的晶体结构,这是一种可以消化PET的天然水解酶, 2016 年于日本废弃物回收中心的土壤中发现。但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意外开发出另一种酶。与天然酶相比,这种酶在“降解”塑料上更为有效。
朴茨茅斯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约翰·麦吉汉周一在一份声明中称:“偶然性经常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这一次的发现也不例外。”
“虽然改进幅度不大,但这次预期之外的发现表明,还有进一步改进这些食用酶的空间,为我们最终找到回收解决废弃塑料的方案缩短了距离,”麦吉汉补充道。
朴茨茅斯大学表示,“突变”酶也能降解聚呋喃二羧酸酯,它是PET塑料的生物基替代品。现在团队正在进一步改善酶的结构,希望它们可在更短时间内分解 PET 塑料。

-25℃,海拔4600米,军马训练正当时
欧冠:巴黎圣日耳曼队晋级八强
山中送教
山东沂水县富网格员争做最美“逆行者”
山东郯城:战“疫”也丢不掉贫困户
郭凤学:一腔热血为民情 众志成诚克时
“以艺抗疫” 老党员老义工刻纸达人创
慕军祿:负重前行的老兵
习近平深入武汉社区现场照片
习近平考察火神山医院,看望慰问患者和
口罩后的战“疫”面孔
共同战“疫” 从“心”开始 ——武警上
四川省调拨20万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弹炸成人间炼狱的长崎 如今是什么
第一届全国小区“出入证”大赏!硬核了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朱镕基关心人民吃饭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不辞羸病卧残阳 ——“528编辑”王秉
山东郯城:外地“一家人”发放2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