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 > 科技博览
投稿

废弃塑料回收有望?科学家发现能吃掉塑料的酶

2018-04-18 11:19: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诗雨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目前全世界每分钟消费100万个塑料瓶,这一数字到2021年更将上涨20%。一些环保人士警告塑料污染带来的危害同气候变化一样严重。美国财经媒体CNBC网站4月17日发表题为《科学家研发出能进食塑料的“突变”酶》的文章,称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能够“消化”地球上一些最常见塑料的酶,有望抑制塑料污染。文章编译如下:

由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带领的研究团队意外开发出一种塑料食用突变酶,有望成为数百万塑料水瓶的终结者。

CgoOFlrWrjaAGEuzAADcOYABUm4636.jpg

塑料最早诞生于 1850 年代的英国,到了 1940 年代,一种塑料形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获得专利,并因为使用方便开始流行。在塑料分类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代号是 1 号,常见应用产品就是塑料水瓶。

研究人员最初研究的是PETase的晶体结构,这是一种可以消化PET的天然水解酶, 2016 年于日本废弃物回收中心的土壤中发现。但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意外开发出另一种酶。与天然酶相比,这种酶在“降解”塑料上更为有效。

朴茨茅斯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约翰·麦吉汉周一在一份声明中称:“偶然性经常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这一次的发现也不例外。”

“虽然改进幅度不大,但这次预期之外的发现表明,还有进一步改进这些食用酶的空间,为我们最终找到回收解决废弃塑料的方案缩短了距离,”麦吉汉补充道。

朴茨茅斯大学表示,“突变”酶也能降解聚呋喃二羧酸酯,它是PET塑料的生物基替代品。现在团队正在进一步改善酶的结构,希望它们可在更短时间内分解 PET 塑料。 

责任编辑: 任志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