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从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发生产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以“一箭六星”方式实施首飞。目前,首飞技术方案和卫星搭载方案已经明确,各项分系统研制试验正加紧推进。
据介绍,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起飞质量78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00千克,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00千克/700千米,主要承担400千米-1500千米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新华社
中国航天科工:
我国正研究时速4000公里超级列车
8月30日,从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获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将研制最大速度可达到4000公里/小时的“高速飞行列车”,这一运行速度相比传统高铁提升了10倍;相比现有民航客机提升了5倍。
据介绍,“高速飞行列车”项目落地开花将按照三步走战略逐步实现:第一步通过1000公里/小时运输能力建设区域性城际飞行列车交通网;第二步通过2000公里/小时运输能力建设国家超级城市群飞行列车交通网;第三步通过4000公里/小时运输能力建设“一带一路”飞行列车交通网,最终形成一张继航天、高铁、核电之后的中国新名片。——新华社
虹云工程:
我国将发射156颗小卫星打造天基互联网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将建设由156颗小卫星组成的天基互联网系统,实现全球无死角的自由接入宽带互联网。“虹云工程”总设计师向开恒介绍,“虹云工程”是一个通信、导航和遥感一体化的系统,可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工业物联网、无人化设备远程遥控等对信息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
按照规划,整个“虹云工程”被分解为“1+4+156”三步。第一步计划在2018年前,发射第一颗技术验证星,实现单星关键技术验证;第二步到“十三五”末,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组建一个小星座,让用户进行初步业务体验;第三步到“十四五”末,实现全部156颗卫星组网运行,完成业务星座构建。——人民网
我国新型大洋资源调查船“大洋二号”开工建造
8月30日,我国新型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大洋二号”在广州开工建造,预计2019年3月交付使用。据了解,“大洋二号”将配备超过70台套不同类型的调查仪器装备,船长98米、型宽17米,续航力超过1.4万海里,具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说,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的新型远洋调查船。船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我国大洋工作对调查装备的需求瓶颈,进一步增强我国深海资源及环境调查能力和水平。——新华社
新看点
世界首台柔性直流输电耦合电抗器面世
近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柔性直流输电的耦合电抗器,日前一次性通过所有试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柔性直流输电作为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在孤岛供电、城市配电网增容改造、交流系统互联、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领先优势,被喻为输电技术新生代“战斗机”。——《科技日报》
“洞察”号探测器将洞察火星内部
8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称,其下一项火星探测任务的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洞察”号火星探测器计划于明年5月发射升空,并于11月下旬登陆火星,开始对火星内部进行探测。届时,“洞察”号将在火星赤道附近着陆,并将两个重要的研究仪器——地震仪和热流探头永久放置在火星上,对火星地震或流星撞击产生的地震波、以及来自火星内部的能量进行测量。——《科技日报》
世界目前最强X射线激光仪将“上岗”
近日获悉,欧洲12个国家共同出资14亿美元建造的目前世界最强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仪(XFEL),即将在9月开展首批实验。该激光仪每秒能发射2.7万束X射线脉冲,发射速度是现有最强激光仪的200多倍。这次即将投入使用的欧洲XFEL,共有3台独立的波动振荡器,这些振荡器能同步发射X射线激光,每秒钟可为样本拍出3000多张高质量X射线图片,而其他同类设备在同样时间内只能拍摄100张左右。——《科技日报》
新发现
颠覆常识!
油性物质在高压下溶于水
8月28日获悉,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创建出一种高压条件,并首次发现排水性甲烷也能溶于水中,这一发现意味着,其他疏水性分子也能像甲烷一样在高压条件下溶于水中。科学家模拟出相当于深海海底和天王星与海王星等行星内部压力的高压,施加到充满水和甲烷的微型容器中。经观察发现,在常压下甲烷更像油滴漂浮在水中,甲烷与水并不相溶,但在2万标准大气压下,漂浮的油滴消失不见,甲烷完全溶于水中。——《科技日报》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