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教育直通车
投稿

又逢开学季,家长不用逼着孩子日日用功、时时进步

2018-09-12 00:01:18 来源:搜狐网 作者:富晓红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本文所配图片为尹靓同学的读书笔记

【富晓红专栏】

又逢开学季,家长不用逼着孩子日日用功、时时进步

原创作者|富晓红

到9月5日了,可我似乎刚刚从混沌的日子里苏醒过来,很长一段时间(将近半个月左右),迟迟不愿读书、或动笔或编制舞蹈。脑子一片空白,只是看看剧,逛逛街,睡睡觉;当真是百无聊懒,就此沉沦的感觉。

暑假里,我斗志昂扬:上午上课,下午午休起来便是奋笔疾书;晚上继续上课,上好课,继续看书写文章直到深夜。如此争分夺秒,勤奋刻苦,正如我自己所说: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了。

然而当我终于把暑期的最后一节课上完,便像是耗光了我最后的一丝精力:瘫倒在地,目光呆滞,身心疲倦,气若游丝。

接下来的日子我什么都不想做,即便给最心爱的儿子烧饭,也提不起劲。身体僵硬而困乏,思绪混沌而空白,甚至有那么一刹那的时间,怀疑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

然而这样日日“放纵”、“沉沦”的日子就在今天早上醒来的那一刻突然烟消云散,似乎又恢复了浑身是劲、满腔热血的那个我。这让我想起复旦大学著名教师陈果的一段话:“我最担心有朝一日我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好奇之心,不再充满探索精神,然而我发现当我看到一段奇妙的文字、听闻自然界一些美妙的声音时,我的心中立刻涌起各种思绪......我知道我的好奇心不会枯竭。”(大概意思)

可能因为暑期里太用力了,所以身心都需要喘气和休息,才有了这一段“凡事不想做”的日子,一旦身心恢复如初,那么还是那个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的我。所以人是需要休息、需要调整的,就如瑜伽里所说的那样: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一张一弛、一紧一松。

如今又逢开学季,看到很多家长做好了“开学准备”,朋友圈里转发的“开学第一课”、以及“开学篇”无不表明着要努力陪伴孩子一起“奋战”的决心!

作为家长和老师、包括学生自己,无不希望着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其实我们是做不到“日日进步,天天向上”的。因为这违背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是一呼一吸,一张一弛,一紧一松。生命需要呼吸和喘气才能得以存活和延续,学习也一样!世界万物都无法违背这个规律。

月有阴晴圆缺,日有昼夜轮回,学生放松之后才能抓紧学习

两年前就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震惊全国父母》(当年文章的标题应该不是这个),内容记得十分清楚:一对高智商的优秀父母,为了培养自己的女儿也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才,威逼利诱,使出浑身解数。女儿似乎也不负众望考上了名牌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民商经济法学院,毕业后经母亲的介绍进了一所大律师事务所,但这16年来,对于女儿来说太累了,累到不想活了,最终女儿因不堪重负而从单位的21楼飞身而下,当场死亡。这位母亲痛心疾首,后悔莫及。她说她愿意家丑外扬,只是想用女儿的生命来换取其他家长的惊醒:上帝为每只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橡皮筋如果时时绷紧就会容易扯断;人的神经如果时刻绷紧容易崩溃;如果连续几个月吃一个菜会见到它就反胃;反之所求不得就会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一直做一件事,不得休息和喘气,那么自然会生厌;反之,如有距离相隔反而会更加喜欢。

作为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常常会说一句话:“我希望他态度认真,尽力而为,如果真的努力了,尽力了,考几分我都不在意,关键他不认真,不努力。”

其实人天生有向上的精神,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自己欢喜,父母、老师开心,何乐而不为。但是因为小时候读书的习惯没有养好,或者确实对读书不敏感,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都不是故意、本意为之。

孩子一旦到了初二或初三(高中更不用说了),很多家长都喜欢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断了一切课外活动,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或补课,老师也支持。但实际上我们都明白,人的皮肤代谢有周期,人的生理也有周期,自然界也一样:月有阴晴圆缺,日有昼夜轮回。怎么可能夜夜月圆,日日阳光高照?如真是这样,整个自然界都会是一场灾难。

科学证明,一个小时的运动可以恢复脑疲劳80%,如果孩子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得到精神舒缓,身心愉悦,相信他会跟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心理学上说一个成年人的注意力最集中时间只有15分钟,保持相对集中是30分钟。即便一个看上去十分认真的学生他也会在15分钟后,注意力下降。在意志力的控制下他会继续回归专注力,但是专注力是成波浪型的,不可能成直线型。

俞敏洪当年发现自己的女儿特别喜欢弹奏钢琴,所以就给她报了考级,本想让女儿进步得更快。结果发现,当他报了考级,女儿就不喜欢弹奏钢琴了。女儿说她喜欢弹奏钢琴仅仅是喜欢,不想因考级而增加压力。俞敏洪听从了女儿,取消了考级。他说希望女儿用钢琴来排解自己的情绪,纯粹是兴趣爱好,不要因追求名利而失了初心。结果女儿一发不可收拾,钢琴弹奏得极好。同时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

学校上课,业余时间也补课,每一分钟都在面对课本,身心疲倦,没有距离分割,像是日日跳贴面舞,自然是要慢慢生厌的。大人如此,孩子更会如此。但我们做家长的常常忘了常理,把孩子当超人。最终一定是既浪费了钱财又不如愿。

只有身心愉悦,才会热爱生命;只有热爱生命,才会热爱这个世界;只有热爱这个世界,才会热爱学习。

2018年6月24日,等待高考分数出来之际,一篇触目惊心的文章灼痛了我的心:《男孩高考后自杀: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去》。文章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刀,刺向作为家长的人们,让每一位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心情沉重至极。

这位男孩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他的绝望一开始来自于他的爸爸的责骂,他身材矮小,家境贫困,但至少他觉得还有一个优点:成绩优异。但最终这份绝望蔓延到整个世界,他对整个人生都充满绝望,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只有责骂和讽刺、挖苦。他的内心自然是枯竭的,绝望的,最终他留下了2800个字的“绝命书”,跳河自杀。

心理学上说先谈“情”说“爱”,再说事。可我们习惯了忽略情绪,只看到事情。很多时候事情只是表现,真正的问题藏在事情的背后,也就是心理学说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比如我中级形体班上有位女孩叫婷婷,她从小跟随我学习形体,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她有一个很多家长都头痛的毛病:磨蹭。孩子为何要磨蹭?一定是她有情绪。

有一次我问她,你做作业为何慢腾腾?她说:“因为我不想让我妈妈得逞?”“什么意思?”我好奇地问。她说:“我妈妈以前跟我说做好作业了可以看会儿电视,我就认真做了,结果等我做好作业了,她不但没有让我看电视,还让我做课外作业。”

原来如此!家长的一次说话不算数就会在孩子的心里失去威信,相反家长的承诺或规则如果不遵守,那么孩子再也不相信你的承诺,也不愿意和你建立规则了。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孩子的磨蹭就是她对付你的计策,而且你的话也很难再让孩子相信了。

但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你可以诚恳地跟孩子道歉,说出你的担心和为难,也要看到由于你的说话不算数带给孩子的伤害。做到了这两点,孩子一定会原谅你,并重新取得孩子的信任。但是很多家长从来都是忽略孩子的情绪的。他们只想快点解决问题,结果事与愿违。

这几天有一篇文章被整个个朋友圈刷屏:《13虽女孩最美读书笔记走红网络,国内外媒体疯狂转载,人民日报都为她点赞!》这位叫尹靓的女孩的阅读四大名著笔记绘画的惟妙惟肖:从主要事迹,人物简介、人物外貌、性格特点等四个方面来表现人物形象,每一笔都可见其用心和认真。

(▲当老师将尹靓的笔记发在朋友圈的时候,瞬间就得到大家的赞美与疯狂转发。不由感叹老师对教育的重视、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与创意,一下子就把四大名著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表现得极为清楚、易懂。)

语文老师的一段评价可以看出尹靓的阅读笔记精彩绝伦:期待了一个月,孩子们读完了《西游记》。这样的读书笔记足够经验!你爱上阅读,我爱上你!终于集齐了师徒四人,和大家分享!(八五班尹靓同学的思维导图作品,不仅画画的好,笔记也是超级棒!)

人的情绪如果低落,会做啥事都提不起劲;人如果情绪高涨,即便累也不觉得。所以一个热爱的生命的人定是一个心情愉悦的人。心理学上说,所有厌世的人其最终结果就是讨厌自己。人为何会讨厌自己自己,因为她不快乐,而不快乐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不被人看见。

所以我们首先要看见孩子的情绪,梳理孩子的情绪,只有心情愉悦的孩子才会热爱生命,而一个热爱生命的孩子一定热爱世界;而热爱世界的孩子一定热爱读书。

2017年,金龙村狮子湾张丹丹以561分的成绩取得重庆文理学院附中理科第一名。但是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选择读免费师范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知道体贴父母,孝顺父母的孩子。

今年7月,王心怡以707的高分被北大录取,她之前的一篇文章《感谢贫穷》也被广泛转载,王心怡这位眉清目秀,面带微笑的女孩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如一股清风一样扫去我们心头的雾霾。她的班主任这样评价她:“乐观开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

王心怡的《感谢贫穷》,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热爱,对父母的感恩,她对人生充满憧憬和希望。这样的人必然会热爱读书,因为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世界,创造世界,从而迎接美好的生活。

结尾:愿我们给孩子身心愉悦,快乐地学习

飞机向上飞行时总是先向下降,潜水艇向下潜行时总是先向上游行;人向上跳跃时总是先向下蹲;麻雀向上飞行时也总是先向下飞;世界万物都是遵循一个规律: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孩子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总是高高低低,蜿蜒前进;也只有得到休息和喘气的孩子才能拥有饱满的精神学习。否则也只是装模作样,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作者介绍: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体礼仪指导师,从事教学23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