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练兵场上
投稿

揭秘中国反恐精英雪豹突击队

2017-08-04 15:38:4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若从2002年组建算起,雪豹突击队成立至今已经有15年了。距离其被命名为“雪豹突击队”的2007年,也有十年了。雪豹突击队是中国的反恐精锐。他们训练有素,声名显赫。近日,走进这支神秘部队,深度揭秘其鲜为人知的特质。 

                                最精锐的反恐力量
  雪豹突击队组建于2002年12月,2007年8月29日正式命名,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是一支“国字号”的反恐精锐部队。雪豹突击队的前身,是武警北京总队特勤支队特勤大队。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2002年,俄罗斯发生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在此背景下,中国决定组建一支应对处置恐怖主义的反恐部队。
  时任武警北京总队十三支队支队长、现任总队副司令员的徐平,受命以支队为班底,迅速组建了特勤大队。成立之时,这一部队即定位为反恐特种作战。
  雪豹“神秘、神勇、神速”的基因被注入到雪豹突击队,其基本要求是“亦静亦动,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这些都在实践中转化为特种作战条令,即快速机动、快速突击。
  2007年8月29日,武警部队举行雪豹突击队命名仪式,并为其颁授队旗、队徽。这支国字号反恐特种部队的成立,进一步充实了武警反恐的力量。 
                         擅长快速机动
  雪豹突击队首次公开亮相是在国外。
  其命名后的第一项任务,是赴莫斯科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30名雪豹突击队队员及参演装备,通过空中输送到达演习地点,航程近万公里。
  联合导演部在实兵演练设置的科目是,中俄联合行动,伏击“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大客车,消灭“恐怖分子”,解救“人质”。刚刚调任雪豹突击队勤务中队中队长的陈玉浩,当时是设伏队员之一。他清晰地记得,战斗打响后,两名雪豹特战队员从尾随的卡车上,飞身跳上被劫持车的车顶,破窗投掷了爆震弹。设伏队员突入车内,展开攻击。一阵激烈的枪战后,雪豹队员在俄方的配合下,击毙了6名“恐怖分子”,生擒4名,将4名“人质”安全解救。此时,这支反恐部队刚组建5年。它刷新了中国特种作战部队在国际上“一根绳一把刀”的印象。后者是中国战争年代的特务连、侦察排的形象。
  此后,雪豹突击队紧盯反恐最新动态,参加各种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和美国海豹突击队、德国第九边防大队、奥地利响尾蛇等32个国家的老牌反恐劲旅同台竞技,与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的部队进行了联演联训。
  在国际赛事中,雪豹突击队在2013和2014年获得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总冠军;2016年夺得“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大赛总冠军;2017年获得匈牙利第十五届军队组、警察组狙击手大赛双项团体亚军。
  “雪豹突击队最擅长快速机动,打急、难、险之仗。”雪豹突击队副大队长程迅说,雪豹出击,意味着中国出动最精锐的反恐力量来解决问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火力打击,另一种是震慑。 
                                极限标准
  “雪豹突击队”队员的选拔要求十分严格。身高必须1.75米以上,如具备特殊技能,可降至1.72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必须在武警部队服役一年以上。候选人满足基本条件后,才有资格进入覆盖全国的“海选”。在“海选”中脱颖而出的人被编成一个预备队,集中参加为期一年的集训。训练中通过各项考核层层淘汰,胜出者组成“作战队”。作战队还需要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才能成为雪豹突击队正式队员。
  雪豹突击队采用严进严出的全程淘汰机制,成为预备队员以后的淘汰率高达50%以上。进队并不意味着保险,人人建档立册,动态跟踪管理,实行严格的末位淘汰。2016年,就有66人因考核不达标被淘汰分流。
  让雪豹队员们记忆最深刻的,是“魔鬼周”训练。期间,队员每人标准负重35公斤,徒步行军241公里;每天休息时间4个小时,每天伙食是4两米、3袋榨菜,同时还要完成各种“生不如死”的训练科目。这些训练,要求人要达到生理极限,装备使用要达到设计极限,人装合一要达到默契极限。组织者会根据沙漠、水上、丛林、海上、空中、高原、城市街道等实战环境模拟,不定期将部队拉出去展开“魔鬼周”训练。
  通过“魔鬼周”极限训练、对外交流、集训培训等,队员们将最终达到上能上天、下能入海,见车能开、见枪能使,具备在全天候、全地形条件下完成任务的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雪豹突击队也面临人才方面的一个难题,已经成长为反恐特战精英的老兵们大多已提干,成为骨干,但他们也相继步入各自军职军衔的最高服役年限。
 
 
       
 
 
 
 
 
    雪豹突击队参谋长徐波说,一些老队员在尚年轻的时候离开确实很可惜。“我们也在研究队员培养周期和人才保留的问题,解决制约部队发展的人才矛盾。”
                                                                                   
责任编辑: 刘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