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火箭染红拂晓的平壤晨空,在震天动地的轰响中腾空升起……”朝鲜《劳动新闻》今晨激昂地宣告着一场“伟大的胜利”。
昨天,朝鲜进行了近来最为“危险”的一次导弹试射:一枚火星-12中程弹道导弹,以距离地面550公里的高度,飞越日本第二大岛屿北海道、渡岛半岛和襟裳岬的上空,在日本以东1180公里处坠入太平洋,总飞行距离2700公里。
朝鲜本月试射导弹频率较高,但这次发射却与其余不同。月初,朝鲜人民军火箭军司令金洛谦曾许愿,向金正恩递交了同时发射4枚火星-12打击关岛的方案。昨天清晨的发射,印证了朝鲜有这样的能力。
特朗普、安倍、文在寅几乎同时发表了对朝鲜的谴责,其中,或许安倍受惊最甚。因为除了韩国之外,日本也真正实质性地感受到了朝鲜导弹之“猛”。那么,到底是谁在背后给朝鲜提供了技术支撑呢?
朝鲜中程弹道导弹已相当可靠?
以长安街知事App观察,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对朝鲜导弹的看法还停留在“玩笑”阶段——因为它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
长期以来,外界普遍认为朝鲜的核导技术大多来源于前苏联。不过,比起嫡系俄罗斯和乌克兰,朝鲜只能算是苏联军工一个不被承认的私生子。
尽管解体前苏联对朝鲜维持着长期援助,但始终拒绝向朝鲜输出核心技术,朝鲜军工产业多年来磕磕绊绊。不过,外界无法忽视的是,朝鲜导弹技术的两次历史性突破都源于前苏联的帮助。
其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埃及与前苏联断交后向朝鲜秘密出售的两枚苏制“飞毛腿”导弹和其内置的发动机。
其二是上世纪80、90年代,苏联金刚石设计局专家前往朝鲜,参与多款地地、地空导弹技术合作。
美国国会调查局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即便在苏联解体前后的混乱岁月,朝鲜与俄罗斯的导弹技术合作也未中断。该报告援引旅美韩裔学者韩浩锡的调查材料称,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国防部长亚佐夫的默许下,马卡耶夫设计局总设计师伊格尔·维列奇科向时任朝鲜机械工业部部长朴松峰推荐R-27潜射导弹,并愿意对朝转移技术。
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已有160多名苏联专家长驻平壤“125号工厂”和平安南道德川胜利汽车工厂,传授R-27导弹及其辅助系统的制造工艺。苏联甚至将明斯克汽车厂生产的6辆MAZ-547导弹运输,储存发射三用车卖给朝鲜,供其仿制。
从北极星到火星,朝鲜近两年导弹试射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确保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可靠性。特朗普上台后,美日韩同盟加强,朝鲜安全战略环境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正在加快寻找一条增强核导技术威慑能力的道路。
是谁在帮朝鲜研发导弹?
朝鲜导弹怎么这么“猛”?到底是谁在帮助朝鲜发展导弹技术?本月中旬,美国导弹防御专家埃勒曼发布了一份观察报告,正巧解答了这一问题——答案,不是俄罗斯。
报告称,2017年前8个月,朝鲜已进行了12次导弹试射,这个数字几乎是2006-2016十年间的总和。更令人惊讶的是,过去两年之中,朝鲜导弹研发能力的阶段性飞跃堪称史无前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跨越过如此之多的技术门槛,从外界所能观察到的迹象来看,其中不少环节甚至未经任何测试。
埃勒曼给出的结论非常简单:朝鲜另有外援。就在最近两年里,有外部渠道向朝鲜提供了新的导弹发动机,让多年来几乎原地打转的朝鲜军工水平猛然提高了一截。
是谁有如此强大的能量和勇气?被报告锁定的发动机只有乌克兰东部一家老牌军工厂“南方机械”能够生产,也就是说,朝鲜近期在导弹研发方面的惊人表现,与乌克兰这家军工厂密切相关。
由于在顿涅斯克事件,乌克兰政府与俄罗斯闹翻,进而选择向美国考虑。这个报告一出,乌克兰政府十分紧张。一周后他们发布调查报告,确认了朝鲜新洲际导弹使用的发动机确如埃勒曼的推测,是该厂生产的RD250发动机的单室改造版本,但否认乌克兰曾向朝鲜提供任何装备。
那么,朝鲜哪儿来的发动机技术呢?
新型发动机技术哪儿来的?
朝鲜导弹发动机一直是制约其导弹技术的关键因素。去年9月,朝鲜日前在西海卫星发射场成功进行了卫星运载火箭新型大功率发动机地上点火试验。金正恩表示“非常满意”。
那么,朝鲜发动机技术从何而来呢?
2006年朝鲜首次核试验后,名义上掌握了核聚变技术,导弹装载能力和控制能力的问题日渐突出。上世纪80年代通过仿制“飞毛腿”导弹获得的伊萨耶夫式发动机是朝鲜全部导弹发动机的唯一母本,但它却是为装配短程导弹设计,不可能携带朝鲜重达数吨的粗放版本核弹头。过去几年里朝鲜技术团队为进一步改装发动机做了不少尝试,但数次远程导弹均告失败,最终只能止步于2014年中程弹道导弹“劳动-1”。
有分析指出,2012年,乌克兰政府曾抓获两名在“南方机械”附近活动的朝鲜间谍,二人被指与该厂职工合谋拍摄涉密部件,随后获刑8年。尽管此案并未披露更多细节,但如果考虑到“南方机械”在解体前一直是苏联洲际导弹生产的绝对核心,朝鲜人的窥探目标显而易见。
可以合理推测,这不是朝鲜第一次试图盗取相关资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无怪俄乌两国均将这起被破获的间谍案引作免责证据,但无论具体过程究竟为何,朝鲜频繁进行的远程弹道导弹试射表明,至少目前射程问题已经初步解决,而RD250发动机在朝鲜的存在也逐渐被各方确认。8月29日清晨,朝鲜最新一次试射的导弹横过日本上空,距离其前一次试验仅隔三天——有分析认为这次试射的重点是测试导弹重返大气层技术,这也意味着,朝鲜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已经非常接近。
“近似实战的此次弹道火箭发射训练,是朝鲜军队进行的太平洋上军事行动的第一步,是牵制侵略前哨基地——关岛的意味深长的前奏。”
《劳动新闻》用豪迈的标语为这次试射划伤句号,然而,太平洋上朝美的较量又开启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