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必须要有间隔吗?不是所有药都要隔开吃
最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生病后平均服药的品种是3至5种,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患上急性病时,服用药物可能超过10种。这么多药怎么吃,一起吃还是隔开吃?一起吃,怕药性相冲或相抵;隔开吃,太麻烦,一整天都在惦记着吃药。
隔开吃药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避免因相互作用而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但隔开与否、如何隔开,需要在药学知识的指导下进行。
不是所有药都要隔开吃
有人认为,为了避免和减少药物副作用,服用多种药时应该分别隔开服用。比如,治疗感冒的中药和西药要隔开吃,如果同时有治疗慢性病的药,还要继续与感冒药隔开吃。
这种将不同药物隔开吃的做法可行吗?从药学专业角度看,这种主动将药物隔开吃的方法,既不科学,也不高效,还会带来服药时间安排上的麻烦。试想,如果一天吃3种药,都是一天3次,将这些药隔开1个小时服用的话,从早到晚基本上每隔1小时就得吃一种药,岂不是一天都在吃药。合理的做法是,询问药师,搞清楚哪些药能够一起吃、不能一起吃,能一起吃的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先后服用就可以了。
也有人认为,药需不需要隔开吃,取决于它们是不是治疗同一种疾病。例如,都是治疗感冒的药自然可以一起吃,而感冒药、降压药、降脂药和治疗胃溃疡的药,就不可以一起吃了。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实际上,讨论几种药是不是需要隔开吃,与这种药是不是治疗同一个疾病无关,而是与药物性质有关。也就是说,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也可能需要隔开吃;治疗不同疾病的药,也可能不用隔开吃,关键要看药物的化学和药理学性质。
一些患者认为,口服液和药片容易发生相互作用,但胶囊不会,因为药粉是包裹在胶囊里面的,所以不用隔开吃。这种观点也不对。无论是哪种剂型的药,只要是口服药,就会在胃液或肠液中释放、吸收。药物隔开与同时吃,是一个具体情况具体说明的药学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相互作用药物至少间隔一小时
药物隔不隔开吃的核心是相互作用的问题。不存在相互作用的药,一般不需要隔开吃;存在相互作用的药,需要根据不同的相互作用类型,来决定需不需要隔开吃。
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形式和最终结果,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接触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药物。有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接触时就会发生。蒙脱石散通过对肠道内病毒细菌的吸附发挥其止泻作用,但同时也会对抗生素、维生素等产生吸附,影响药物吸收。所以,当蒙脱石散与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联合使用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应“间隔一段时间”,一般是一小时至两小时左右。
很多中药(大黄、五倍子、山茱萸等)含有鞣质和鞣酸成分,这些成分会与铁剂、钙剂等反应形成难溶性的螯合物,影响铁剂、钙剂的吸收。所以,硫酸亚铁的说明书上写着“本品与鞣酸等同服,会妨碍铁的吸收”。这时就需要将含有鞣质和鞣酸的中药与铁剂分开服用,减少他们接触的可能性来避免相互作用。
活菌制剂(培菲康、整肠生)是临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常用药,对于有些患者,还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但因为抗生素本身就具有抗菌作用,会杀灭这些活菌,所以这两种药不能一起吃,一般需要间隔两个小时以上。
综上,直接接触可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一起吃,必须间隔吃。
吃阿司匹林时不能服三七粉
第二类“通过药物代谢或药效作用等其他途径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药物,相比直接接触发生相互作用的药,具有一定的隐匿性。
这类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因直接接触发生,却发生在药物吸收代谢过程中,最终表现为药效增强或减弱。比如,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脂药,如果与克拉霉素(抗生素)、伊曲康唑(抗真菌药)联用,由于后者对阿托伐他汀代谢酶的抑制,会导致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风险大幅增加。这种相互作用已经不是间隔服药能解决的,应选择其他替代药物或遵医嘱严格控制用量。
又如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预防用药,但有人在服用该药时,也服用三七粉。这两种药要不要间隔吃呢?答案是既不能一起吃,也不能隔开吃。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阿司匹林和三七粉都有抗血小板活性,只要是联合使用,就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一位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的患者感冒了,医生为他开具了感冒清热颗粒或连花清瘟颗粒。这时他应该暂停服用六味地黄丸,单独服用感冒药,因为感冒期间不宜服用滋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