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乡村振兴,大家都很熟悉。现在在俺们村,大家伙儿各方面的积极性都挺高的,大家都知道十九大,知道乡村振兴战略,知道咱们的机遇就在眼前了。但是,该怎么抓好这个机遇,就不是很明白了。其实啊,机遇并不难找,只是很多人看到了却没想到。来听听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马晓河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中是怎么说的吧。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马晓河:第一个,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会带来很大的机遇,你比如说,五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几亿亩的叫节水灌溉。
乡村振兴在农业工程这块儿就提出了,到2022年的时候,全国要建成可以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十亿亩。目前呢,时间还没过半,我们就已经都完成五亿亩了,再加一把劲,差不多能提前完成任务。您琢磨琢磨,如果每亩地国家投入1500块钱,五亿亩是多少?赶紧算算,7500亿元呀!咱们的节水灌溉技术说白了就是用最少的水灌溉最大限度的农田,获得最大限度的产量,还有田、林、网、湖综合治理、土地肥力培育、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等,这一大波机遇,不都是财富呀?

咱再算一笔账,假如说中国乡村的劳动生产效率能提高到日本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每个农民每年的产出能上升到1万美元,您算过我们国家在农业这块儿产出将是多少吗?9.7万亿人民币呀!是不是顿时觉得“有钱人”的生活在向你招手了呢?先不要太兴奋,还有更多好机遇在等着我们呢,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马晓河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中还有提示。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马晓河:第二个,三产融合。农业发展文旅、文化旅游业,发展新业态,发展一些新产品、新模式等等会带来收入。第三个,转移人口市民化也有机遇。第四个,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第五个,基础设施。你比如说今年国家农村的道路增加了26万公里的道路建设投资。
嗯嗯,今儿大家都高兴,就再多透露点儿提精神的信息吧。咱们政府提倡把全国农村的茅房全部都改成冲水厕所,想得多周到呀。这样的硬件建设投资,既改善生活品质,又改善环境污染,还增加农民收入,肯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除了马桶,咱还有让全国所有自然村、行政村都能亮起来的雪亮工程呢,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这一波波机遇可谓千载难逢,我们的乡村现阶段蕴藏着大量“宝藏”,大批的机会,他正静候着有缘人的助力开启,您还不赶快行动起来!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