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快讯
投稿

你关心的经济民生问题,发改委回应了

2018-10-25 00:20:17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物价、天然气保供、消费……你关心的经济民生问题,发改委回应了

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对于社会各界关心的物价走势、天然气保供、消费、投资、就业、脱贫攻坚等热点问题,国家发改委一一给出了回应。

谈物价:“通胀”或“滞涨”?这种担忧多虑了

9月份CPI数据发布后,社会上出现了有关“通胀”甚至“滞胀”的声音,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明确表示,“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后认为,这种担忧多虑了,当前,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并未出现趋势性上涨迹象。”

孟玮说,从前三季度情况看,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波动较小。前三季度,CPI累计同比上涨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较为接近,明显低于主要新兴经济体。同时,月度走势也较为平稳,1—9月份各月CPI同比涨幅都在1.8%—2.9%之间,呈现正常波动态势。

从9月份情况看,CPI涨幅攀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具体来看,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夏秋季节蔬菜轮替、前期部分地方遭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导致鲜菜价格环比上涨9.8%;二是季节变化导致鲜果价格环比上涨6.4%;三是中秋、国庆节日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猪肉、鸡蛋价格分别上涨3.7%和2.2%。这几项因素对CPI环比涨幅的贡献达到63.5%,是CPI涨幅攀升的主要原因。

从核心CPI变化情况看,物价走势平稳。孟玮说,国际上通常用扣除食品、能源价格影响后的核心CPI衡量经济运行通胀走势。1—9月份,我国核心CPI累计同比上涨2.0%,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上涨1.7%,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是近两年来的低点,表明经济运行中并无“通胀”风险。

孟玮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价格总水平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生猪、蔬菜、油料市场供给充裕;工业生产平稳,工业消费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服务业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尽管可能会受到季节性、临时性等短期扰动因素影响,但不会改变物价总体平稳运行的态势。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密切关注重点商品市场和价格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控监管,努力保持市场和价格总体稳定。

谈冬季采暖:居民用气可全额保障

2018年冬季采暖季即将来临,天然气的保供工作进展如何?

据了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与各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一起,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已落实可供资源量2635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49亿方;各省区市全面完成全年供气合同以及供暖季供气合同签订,资源全部分解至各地;今年新开工储气项目近100个,预计可形成储气能力约16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约35亿立方米以上;管网互联互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南气北送新增供气能力大幅提升;目前主要供气企业已基本完成储气库注气计划。

“总体看,今年我国天然气供需虽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居民用气可以全额保障。”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将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满足民生用气需求。

一是严格以供定需。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多少资源办多少事情,严格按照合同供气和用气。今年供暖季已落实资源超过1200亿立方米并分解至各地。全国民生用气占比40%左右,当前资源量完全可以满足民生用气需求。各地要抓好落实、科学安排,建立完善有序用气机制,坚持“民用优先”,并把燃气公交车、出租车纳入民生用气保障范围优先落实和保障气源。

二是坚持以气定改。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清洁煤则清洁煤”的清洁取暖方针,统筹推进清洁取暖工程。坚持先规划、先合同、后改造,有序推进“煤改气”。在改造完全到位并落实气源之前,不得拆除原有供暖设备。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制定了需求侧调峰用户清单,并提前与用户进行衔接,尽最大可能提升应急调峰能力,做好极端情形下确保民生用气的预案。

四是压实各方责任。孟玮表示,地方政府是保障民生用气的责任主体,供气企业是保天然气安全、足量、稳定供应的责任主体,各有关职能部门负有指导监督的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将积极做好合同履行情况监管等工作。

“我们将与各方面共同努力,把今年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把解决的办法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孟玮说。

谈消费:在“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上下功夫

在回答有关“消费降级”的问题时,孟玮表示,总体来看,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增强,从今年三季度数据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高,可以说,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

“但与此同时,制约当前消费提质扩容的因素依然明显,比如,高标准产品服务供给不足、农村扩消费短板突出等。”孟玮表示,下一步,将大力推动近日印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落地见效,特别是在促进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上下功夫。

一是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让消费者更加“能消费”。

“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消费才能‘跑起来’”。孟玮表示,要尽快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明确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确保明年1月1日起实施。加大金融支持消费的力度,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降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成本,化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二是构建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让消费者更加“愿消费”。

孟玮表示,当前,居民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需求日益增长。适应这些需求增长,一方面,促进实物消费提挡升级。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等领域,聚焦消费细分市场,加大特色产品研发和供给,开发新需求,形成消费新增长点。另一方面,持续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服务供给。

三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更加“敢消费”。

孟玮谈到了近期受到关注的上海某民办学校供应商提供过期食材的问题,“看到这个消息,我们也觉得很痛心,我们大家都非常希望有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孟玮说,要营造这样一个好的消费环境,重点是抓好四个体系建设,即强化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健全消费后评价体系、完善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和健全消费者维权法律体系。

谈民间投资:已推介1222个项目总投资超2.5万亿元

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回升态势,增速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长8.7%,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比整体投资快3.3个百分点,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支撑。

孟玮表示,为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保持民间投资回稳向好势头,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共1222个,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

“目前,这些项目中,有的已有合作意向,有的已经签约。我们将持续关注并予以推动。”孟玮说。

对于如何巩固民间投资发展势头,孟玮表示,将抓好相关政策落实,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一是用好现有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衔接协调。一个是建立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突出问题,指导督促有关方面切实做好民间投资工作。另一个是发挥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常态化发布推介项目清单。对于已公开推介的项目,明确支持措施,持续做好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促进项目落地实施。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忧纾困。下大力气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隐性障碍,取消、减少各类阻碍民间投资的不合理附加条件。鼓励地方通过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银税互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三是紧盯重点领域,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建设。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国家重大战略及补短板领域项目。用好PPP模式,重点选择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决策科学合理、回报机制清晰明确、合同规范、使用者付费为主的项目,健全价格、收费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氛围。

“总之,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保持民间投资稳中向好的势头。”孟玮说。

谈就业:以政策“组合拳”提升劳动者技能

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孟玮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同时还受到中美经贸摩擦等外部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孟玮说,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总量偏少。截至2017年底,我国拥有一定职业资格等级的劳动者为1.65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例仅为21.3%。另一方面,结构失衡。在技能人才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为29%,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为加快提升我国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提升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以文件落实为抓手,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一是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对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需求很大,但地方财力有限。”孟玮说,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支持这些地区,以及受中美经贸摩擦冲击较大地区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二是推动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好各级政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现有培训资源,鼓励不同机构间在设备设施、教学师资、课程教材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鼓励地方政府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统一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亟需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做好兜底保障。

三是多渠道增加师资供给。加快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依托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师资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和到企业实践制度。

四是打造“技能培训包”。主要是做到“三个结合”,即下岗再就业培训、转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类型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等多期限培训相结合,劳动力输入地和输出地等多区域培训相结合,通过为劳动者提供这种广覆盖、多领域、可持续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打造就业的“稳定器”和“蓄水池”。

谈脱贫:年底将完成87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举措。孟玮表示,截至目前,2016年和2017年589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今年280万人搬迁建设任务推进有序,年底全国将完成870万人的搬迁建设任务,实现“十三五”建设任务“大头落地”。部分省份,比如湖北、河南、江西等省的“十三五”搬迁建设任务,今年年底前能够基本完成。

“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任务更加艰巨,时间也更为紧迫。”孟玮表示,下一步工作中特别要把握好“一个转变”和“三个聚焦”。“一个转变”就是要切实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由“求进度、重项目建设”向“求质量、重脱贫实效”转变;“三个聚焦”就是要聚焦特殊地区、聚焦稳定脱贫、聚焦融入社区。

一是聚焦特殊地区,加大支持力度。把“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建设任务,充分保障资金需求,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搬迁工作质量和进度。同时,更加关注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群体,在住房建设、资金自筹、低保兜底等方面,予以特殊支持。

二是聚焦稳定脱贫,增强脱贫能力。协调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有机结合,向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倾斜,统筹做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设立等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综合运用各类扶贫政策措施,为每个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提供至少1个稳定就业岗位,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三是聚焦融入社区,消除融入壁垒。同步推进搬迁安置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社区管理,扎实做好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总结推广一批促进群众融入的好经验好做法,解决好搬迁群众实际困难,帮助深度贫困地区的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

责任编辑: 任志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