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照片
9月14日,世界银行卫生与税收政策顾问、世卫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主任郑榕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尽管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了公共场所无烟立法,但警示包装等手段一直没有新的进展,特别是在烟草税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烟草支付能力越来越强。
她建议,应借助《消费税法》立法的契机,在法律中明确将烟草税纳入指数化管理,使消费者对卷烟的支付能力持平或者下降,以达到降低吸烟率的目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另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
提高烟草税等价格政策被认为是烟草控制最高效、最有用的办法。2006年在中国生效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提出了一揽子控烟措施,首提价格和税收政策,各缔约方承认价格和税收政策是减少各阶层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烟草消费的有效和重要手段。
此后,中国分别在2009年、2015年对烟草税进行了两次调整。2015年,财政部宣布,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指按照货物的价格为标准征收的税收)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指按照商品的数量等为标准计征的税收),此次提税顺应了国际上普遍对烟产品课以重税的趋势。
但由于此次加税未能跟上收入快速增长的步伐,2015年中国实现卷烟加税后,郑榕及其团队进行的跟踪监测结果显示,2015年当年消费者的卷烟支付能力下降,但从2016年之后支付能力也即购买力一直在上升,卷烟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可负担,很少有吸烟者将卷烟价格列为促使他们戒烟的原因,这种趋势不利于对烟草消费的控制。
购买力的提高也体现在中国卷烟销量上。烟草专卖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卷烟销量已止跌反升,全年销量达4737.8万箱,较2016年增长0.8%。烟草行业发布数据称,今年前8个月,卷烟累计销售同比增加69.2万箱,超全年目标39.2万箱,销售收入累计同比增加740.2亿元。
“这意味着支付能力一直在上升,卷烟消费市场不断在扩大,”郑榕说,中国当前在控制烟草流行方面采取的措施还远远不够,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的目标实现仍有巨大挑战。
消费税法立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郑榕建议,应借助《消费税法》立法的契机,在法律中明确将烟草税纳入指数化管理,即根据国民经济增长状况、CPI、人均收入等指标对卷烟的消费税进行调整,“调整的目标就是使消费者对卷烟的支付能力持平或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