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制 > 司法行政
投稿

河南省沈丘县“四抓四促”深入推进作风整顿

2017-11-27 23:04:18 来源:今日报道网 作者:刘建涛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全市作风大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四抓四促”,靠制度规范制衡、靠督查发现问题、靠问责教育震慑,以作风大整顿的实际成效提升干部精气神,提升干部执行力,形成改进作风与推动工作的良性互动。

一、抓主体责任,高位推动促落实。一是高规格动员。召开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单位“一把手”、纪检组长和各乡镇办党政正职、纪委书记参加的作风纪律整顿动员大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市干部作风大整顿会议精神的决定》,对作风纪律整顿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二是高层次推进。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其他县委常委及副处级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作风大整顿工作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三是高标准实施。把贯彻落实“全市作风大整顿”会议精神纳入全县2017年党建工作要点,列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县委要求各单位党组(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此次作风大整顿列入单位中心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抓示范引领,树立标杆促落实。一是树扶贫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整理“女驻村第一书记的三个遗憾”“扶贫一线的婚礼”等敢攻坚、勇克难的扶贫工作先进典型,大力宣扬扶贫驻村干部队伍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精准脱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传奋力救人故事。在央视新闻直播间等新闻媒体宣传 “沈丘交警的‘生死营救’”“我的电工‘攀楼哥’”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党员干部展现优良作风事迹,并以道德讲堂等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全县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学榜样、尽职责、转作风。三是呈部门工作亮点。大力表彰在“五大攻坚”和“九个持续”“九个突出”等各项中心工作推进过程中,克难攻坚搞建设,苦干实干抓发展的部门和干部,彰显“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把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转到转变作风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工作上来。

三、抓方式方法,强化措施促落实。一是强化责任分解。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县纪委与每一位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签订了干部作风整顿工作责任书。并督促乡镇和县直单位对领导班子作风整顿工作责任进行分解,全县签订责任书1100余份,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担子上肩。二是改进考核办法。对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相关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把村干部和各单位二级机构工作人员作风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提高作风建设日常工作考核加权分值,并与上级班子年度考核成绩进行挂钩,通过改进考核机制,促进基层单位“两个责任”落实。三是注重建章立制。及时修订出台《沈丘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沈丘县本级会议费管理办法》《沈丘县扶贫工作督导问责工作意见》等项制度,细化相关措施和具体任务,压实了有关单位和相关领导的责任,从源头上堵住了漏洞,强化了制度的刚性约束。

四、抓督导检查,严肃追责促落实。一是整合督查力量。将县委、县政府两办督察中心,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县直工委纪检组以及县发改、县行政服务中心等监督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由县纪委牵头,依据督查要求,随机在相关股室抽调人员,组建专项督查组,形成督查合力。二是明确督查重点。紧紧围绕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中心城区“两违”治理、棚户区改造和“百城提质”等中心工作,以及推行“四化三查”情况,开展专项督查,重点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学习动力欠缺,认识不足不能为;进取心欠缺,担当不足不敢为;精气神欠缺,动力不足不想为;执行力欠缺,效率不高慢作为纪律性欠缺,滥用职权乱作为;责任心欠缺,欺上瞒下假作为;自律性欠缺,腐化堕落胡作为”等七大顽疾三是严格查究问责。在大整顿活动中,对督查发现、群众举报查实的问题,坚决实行“一案双查”,除追究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责任,还要倒查追究所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同时,开展周度点评,每周由县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地督导情况进行集中点评,通报查处情况,宣布处理决定,持续形成强有力的震慑。目前,全县开展集中督查3次,通报违反工作纪律问题11起,问责相关人员16人。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