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警民联系卡、一份居民信息采集表、一本民情记事本、一摞宣传资料……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公安局高车派出所民警“警务背包”中的物品,也是搭建筑牢警民连心桥的重要基石。
高车乡位于华安县中南部的甲子尖山脚下,辖区3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000多人,人员居住较为分散。今年以来,高车派出所立足辖区情况推行“背包警务”模式,民警走到哪里,背包就背到哪里,警务就跟到哪里,被群众亲切称为“行走中的警务室”。
贴心:把服务“背”到家门口
背上背包走出“家门”,把服务主动送上门,这是高车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常态。背包里都装了啥?证件材料、居民信息采集表、民情记事本......民警们收集群众办理户籍业务所需的材料,把“最多跑一次”尽可能地变为“一次不要跑”,将警务触角延伸到辖区最前沿。
今年1月,社区民警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辖区一名6岁儿童是“黑户”。原来,由于路途遥远、法治意识淡薄等原因,孩子的父母一直未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一直到了孩子上学后,才发现孩子没有户口。
得知此事后,民警主动找到当地村干部和邻居了解情况,上门采集血样、登记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帮助童某办理落户手续。
“群众来派出所办理业务,最偏远的自然村开车都要半个多小时,对于年纪大或腿脚不方便等的群众更是难上加难,‘背包警务’为民服务的模式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难题。”高车派出所所长蔡志艺介绍道。
今年以来,全所民警累计上门办理身份证材料10张,采集安装二维码送门牌号15个,接受群众咨询30多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多个,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警民熟悉度。
守护:把社区警务“背”进村居
“背包警务”,背负的是群众的重托和期待,体现的是警务理念的转变,实现的是“派出所主防”主动警务的目标。
今年以来,华安县公安局统筹高车、高安、马坑三个相邻派出所警力成立西部片区联勤联防派出所。高车派出所的“背包警务”便是一大亮点,让民警成为流动的“民情联系点”。该所采取“点上巡、线上巡、面上控”的要求网格布警,深化群防群治,把巡逻防控向夜间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延伸,提高街面见警率,不断压缩犯罪空间。
3月,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依托西部片区联勤综合指挥室,高车派出所社区民警背着“警务背包”进驻案发地开展线索摸排,联合刑侦执法办案队快速破该案,及时挽回群众损失9万余元。
当好守护者,不光要破案挽损,也要化解积案,解开群众心里的“结”,切实从源头上将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有效化解在基层一线。高车派出所联合司法、综治、网格等力量,健全联动预警和多元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着“警调联动”调解室作用。
5月初,社区民警林鹏飞在走访中了解到,2位村民因道路拓宽一事发生纠纷,甚至产生肢体冲突,村委会多次调解均未果。为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民警先后5次登门,多次实地丈量、现场勘查,从情、理、法等角度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重修于好。
安心:把平安“背”入山区网格
“接到陌生电话,只要对方提到银行卡转账、货到付款之类的就立马挂掉。”“需要说出验证码的,也不要发出去!”民警一边提醒,一边从背包里拿出反诈宣传材料进行分发。“农村地区往往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所以我们入村时都会提醒大家两句。”蔡志艺说。
依托“警格+网格”,高车派出所将安全防范宣传作为“背包警务”的一项工作内容,联合村干部、网格员走上街面、走进群众家中,开展反诈、防盗等宣传。尤其是农忙时节,该所更是将安全防范宣传从街头、会场开展到田间地头,通过发放宣传单“拉家常”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深受群众欢迎。
6月25日,村民童某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一个投资农业产品APP,高车派出所民警接到反诈预警后,立即与童某取得联系,并火速赶往其家中进行劝说,成功阻止童某被骗。民警还为童某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现场指导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提升其防诈意识。
最好的挽损方式就是“止于未发”。在“背包警务”走访过程中,高车派出所组建了村组、学校、企业、商店等各类警民联系微信工作群5个,覆盖群众1000多人。民警日常在群内发布预警信息、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回复群众办事咨询等工作,收集到举报线索,筑牢辖区安全防范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