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护理新生儿。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新生儿科1992年建科,三十余年时间从十余名护士的小班组发展到现在128名护士的大团队。她们在病房中扮演临时“妈妈”的角色,24小时守护着新生儿宝宝们的生命健康。
作为一个特殊科室,新生儿科护士不仅要给宝宝们喂药治疗、打针输液,还要为他们洗澡、换尿片、喂奶,安抚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新生儿宝宝不会说话,护士们就要从啼哭声中分析出不同的需求。还要观察呼吸节奏、肤色变化、反应状态、大小便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在医生精心专业的诊疗和护士无微不至的护理帮助下,宝宝们成功闯过了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黄疸关……身体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准,健康地回到家人身边。
从产科到新生儿科,从医院到家长手中,护士们尽全力守护着一个个新生命,完成一次次爱的传递,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7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护理新生儿。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7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给新生儿洗手套。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8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安抚新生儿情绪。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8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手捧新生儿小脚。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8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护理新生儿。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7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给新生儿称体重。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8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查验新生儿用药。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9日,新生儿科护士马凤丽向新生儿母亲传授婴儿护理方法。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9日,新生儿科护士马凤丽(右)向新生儿母亲传授婴儿护理方法。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9日,新生儿科护士马凤丽(右)向新生儿母亲传授婴儿护理方法。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7日,新生儿科护士罗建华给新生儿喂奶。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