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强烈反对和质疑,执意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对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中方一直坚决反对,并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
中国外交部透露,中方同日方和相关国际组织前后进行了10多轮密集谈判和协商,在全面建立长期国际监测安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方将独立取样监测,将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年多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已进行了8次核污染水排放,总排放量超过6万吨,造成的外溢影响前所未有,远远超出日本领土或管辖范围,日方是在把核污染风险强加给全世界。排海期间,福岛第一核电站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东京电力公司管理混乱、监管不力等严重问题,这也使日方所谓排海“安全、可靠”的说法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让人担忧的还有由于现行相关国际机制的局限性,对排海开展的评估和监测是不全面的,缺乏透明度和可信性。
中国政府在中日各层级双边交往和各种专业和多边场合,持续敦促日方全面配合建立周边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实质参与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内容体现在中日双方20日发表的共识文件中,日方承诺“欢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设立覆盖排海关键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并将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
有效参与其中以及这些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得以实施”。专家分析,这是一项重要突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方一意孤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进程以来,中方一直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反对的态度,并且在国际社会积极地推动建立一个针对整个排污入海进程的国际监测的安排。通过中方的独立的采样调查,以及相关其他的一些利益攸关国也会参与进来,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围绕这样一个重大的核安全事故,形成一个国际的多边的监管体系。”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骆志平告诉《蓝厅观察》记者:“大家都关注污染水排海之后,对环境跟水产品包括生态的影响,所以为了判断是否有影响,最主要的一个支撑或者最关键的一个支撑,就是监测的数据,包括海洋的海水的监测的数据,包括水产品的监测的数据。从日本决定要往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以来,我们一直在争取这样的独立的取样跟监测的这样一个权利,但是日方之前一直反对,那么这次争取到了,特别从共识发布以来明确了我们将来可以实施独立的取样监测,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将来所有的监测的过程,从取样到监测,我们都能够独立参与,能够大大提高它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个就是因为它排海的时间会比较长,按计划的话得三十年的时间,那么进行独立的取样监测,就有利于对它将来长期的排放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异常,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所以是非常有意义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0日也发表声明,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与中方加强协调,积极落实中日双边共识,在现有对日国际监测措施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追加措施,促进中国等利益攸关方发挥更大作用,确保日方排海严格遵守国际核安全规范。
对于海洋环境问题,专家透露,我国早已建成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网络,对我国管辖海域开展监测,尤其是自2021年日本单方面做出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决定以来,有关部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强化了监测措施。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杨端节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本着为我们民众的健康的一个安全的考虑,我们国家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也采取了很多强化的措施。特别是在既有的海洋环境的放射性监测网络的基础上,我们扩大了监测范围,增加了监测的频次,也增加了监测的点位,还包括一些核素的种类。从2021年以来,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管辖海域的环境的放射性水平未发现异常。”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解决。中方表示后续将会同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国,以科学的态度继续同日方开展对话,敦促日方妥善处理涉及排海的关切,下一步,将讨论监测核素种类、检测方法等技术细节,以实现全面、有效、可信的长期国际监测。
(央视新闻)